-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國連片特困區發展報告(2013)指出——
武陵山片區應以“域際戰略產業鏈”和“共建產業園區”推動產業集聚和集群發展
中國發展門戶網3月20日電,2013年3月20日,由吉首大學、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舉辦的《連片特困區藍皮書》發布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學術報告廳召開。會上發布了第一部關注中國連片特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的報告《連片特困區藍皮書:中國連片特困區發展報告(2013)》,該藍皮書的出版填補了我國集中連片特困區這類特殊類型區域藍皮書的空白,為關注連片特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的社會各界提供了及時翔實的第一手信息和交流合作的平臺。
藍皮書指出,產業能力既是區域自我發展能力的核心,也是經濟減貧最主要的途徑。在武陵山片區的產業扶貧與產業自我發展能力培育中,需要回答的兩個問題是“發展什么產業”和“如何發展”。
其中,第一個問題對應的是產業選擇問題,片區總體規劃以及各級政府的實施規劃已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較好的回答。如旅游產業、特色農業、加工制造業(農林產品加工業、生物醫藥產業、礦產品加工業、機械工業)、現代服務業、民族文化產業等被作為武陵山片區未來十年重點發展的產業,也是產業扶貧的載體性產業。而且,各縣市區已根據《片區規劃》制定了明確的產業發展目錄。
因而,關鍵在于回答“如何發展”的問題。鑒于武陵山片區上述產業總體相對分散、規模相對較小、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不強、部分產業雷同且惡性競爭風險極強的現實,藍皮書認為武陵山片區產業發展總體上應以提升產業盈利能力和競爭力為導向,走集聚和集群的規模化發展道路。
具體地,首先應建立以旅游產業為主導的生態型現代產業體系。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將武陵山片區旅游產業打造成片區內各區域之間的“域際戰略性產業鏈”,整合片區豐富的旅游資源,引領片區產業一體化發展。具體做法可以是先各旅游景點圈內部整合,然后各旅游景點圈運營公司通過交叉持股等方式實現景點圈之間的對接與整合,最后以精品旅游線路項目運作的方式實現片區旅游產業發展的一體化。其次,特色農業方面則要加快推進“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專業化發展模式,以重點龍頭企業帶動特色農業的規模化發展。加工制造業方面,則應以“共建產業園區”的方式重點打造幾個大型的工業園區,以其為載體實現加工制造業的集群發展。一方面,利稅共享的“飛地型工業園區”發展模式既可以充分調動各縣市區政府招商引資和發展工業的熱情,又避免了各自為陣導致的分散化,以及對環境可能造成的破壞。另一方面,加工制造業的集群發展可以充分發揮工業生產的規模經濟和集聚經濟效應,增強加工制造業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現代服務業和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樣應以區域中心城市的現代服務業和民族文化產業園區為載體,實現集群發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