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起,中小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下調1個百分點。可貸資金的增加,也令外界對中小銀行在“一保一控”中的作用充滿期待。
然而,在中小企業扎堆的江浙兩省,當地銀行業內感受到的卻是一種愈加明顯的憂慮氣氛。
“大概3個月前我們就有一種強烈的預感,貸款需求好像不足,目前的需求與年初已根本不是同一個概念。”9月下旬,浙江某股份制銀行分行對公業務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當地一家大型銀行分行人士也表示:“雖然大企業還是有需求,但(貸款)5000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對市場的反應更快,其貸款的需求度有所下降。”
統計數據似乎也支撐了他們的擔憂。
本報記者獨家獲取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份,浙江省本外幣各項貸款同比少增約450億元,江蘇省同比少增約650億元。再觀全國,同期人民幣各項貸款同比多增291億元。由于外匯貸款占比較小,8月末僅為6%,所以,僅從絕對數就可以判定,江浙信貸的表現是跑輸“大盤”。
信貸增長式微的背后,透露的是長三角經濟基本面的現實。
本報記者歷時一周有余,查閱大量統計數據,實地走訪包括大型銀行、股份制、城商行在內的近十家銀行機構、多位監管人士和政府官員,試圖勾勒信貸增長趨緩與長三角經濟現實之間的聯系。
答案似乎非常簡單。基于對經濟下行擔憂的增強,商業銀行信貸投放更為審慎,準入條件更為嚴格,貸大(客戶、項目)、貸長(中長期貸款)的趨勢重現;而江浙企業的反應一向敏捷,紛紛自主收縮,選擇觀望策略。于是乎,供需兩弱的信貸“走熊”格局在長三角地區悄然形成。
而問題在于,長三角可能僅是縮影。
近日,山東省經貿委召開相關會議,與會企業中的多數派均表示正在調整發展戰略,擴張沖動明顯抑制,針對新的投資,更是非常謹慎。
江浙信貸式微
浙江省依舊是信貸“寵兒”。
本報記者此前測算,貨幣當局8月份追加的信貸新增額度約為2300億元。而據初步統計,目前浙江省信貸規劃新增470億元,其中國有銀行新增212億元,股份制銀行新增124億元。由此可見,僅浙江一省就分得近20%的蛋糕。
或許是受此利好影響,江浙兩省8月份的信貸增幅出現趨穩態勢,但浙江15.4%和江蘇14.2%的同比增速依然是今年前八個月的第二低點,僅比最低點上升0.2和0.1個百分點。
今年1至8月,浙江省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的月度同比增幅從20.0%降至15.4%(相關數據見表一)。由此表明,上半年的信貸增幅逐月回落,6月份達到低點,7月份反彈,8月份持平。
江蘇省的信貸走勢相近。1至8月份,該省本外幣貸款增幅從19.8%降至14.2%。略有不同的是,江蘇的低點出現在7月,8月份微幅反彈。
從絕對數來看,今年1至8月份,浙江省本外幣各項貸款同比少增451億元,江蘇省同比少增652億元。可以佐證的是,截至8月末,一家資產規模居前的大型銀行江蘇、浙江兩省分行貸款余額分別同比少增80多億元和50多億元。
近日,江蘇省統計局在分析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時直言,“信貸投放量增長放緩影響企業發展”。截至6月末,江蘇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4288億元,同比增長13.6%,比年初增加2196億元,同比少增701億元。據企業景氣度調查,江蘇省企業融資景氣指數與流動資金景氣指數已持續三個季度運行于非景氣區間,部分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現象。
“政府當然關心這個事情。”9月24日,對于銀行業擔憂的信貸供需兩弱等問題,浙江省統計局一位官員直言。
而江浙兩省相近的走勢,也促發了兩場主題相似的銀政對話。
8月26日,浙江省政府召開股份制銀行董事長(行長)懇談會,交通銀行(5.98,0.00,0.00%)等15家股份制銀行參加。“省政府還是說加大(信貸)投入,不希望當地企業萎縮得太厲害。”9月24日,浙江某商業銀行分行人士稱。
而在相仿的時間節點上,江蘇省銀行業協會也召集了一場銀政對話,向上申請規模,加大信貸投放,也是重要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