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失衡的政策措施
為了糾正國際收支結構的不合理狀況,削減雙順差,降低中國外匯儲備的增長速度,中國必須采取綜合治理措施,包括宏觀經濟政策、貿易和FDI政策、深化金融改革、實施資本項目自由化。而問題的實質是:中國對過去行之有效的發展戰略進行重大調整,此其時矣。當然,調整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且實施過程中必須小心謹慎。我們所應該考慮的政策包括:
第一,增加旨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醫療體系以及教育體系的公共支出,以降低居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從而降低儲蓄率。
第二,通過財政和其他手段(如法律、法規),縮小城鄉、地區和階層收入差距。
第三,深化國內金融市場、投融資體系改革,使國內儲蓄能夠順利轉化為國內投資。
第四,允許人民幣更多地根據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匯率。
第五,取消針對FDI的優惠政策,對內、外資實行國民待遇。
第六,取消鼓勵出口導向的優惠政策。
第七,采取有力措施,制止地方政府為引入外資而進行惡性競爭。
第八,制止地方政府把FDI的引入狀況作為政績的考核標準。
第九,取消中央政府有關規劃中的進出口和外資引入量指標(僅做預測)。
第十,進一步推進價格體制改革,使價格能夠充分反映國內資源的稀缺性。
第十一,各級政府制定應急預案,為出口企業的結構調整做好充分準備,把結構調整對經濟和社會穩定造成的沖擊降低到最低限度。
第十二,適當放松資本管制,但是堅決不放棄用管制的辦法遏制投資資本的流入。
第十三,鼓勵企業在國內上市,鼓勵三資企業利用國內金融市場籌集資金。
第十四,實行與世貿組織不相沖突的產業政策,限制外資對某些特定產業的進入。
第十五,增加政府旨在支持企業研發的公共支出。
人民幣應該升值,這是調整不平衡最為有效的辦法。但是,經驗顯示,由于名義匯率調整而產生的“支出轉換”效應無論在中國還是在美國都是很小的。而且由于中國加工貿易占有絕對地位,匯率調整對實現貿易平衡的效應就更小。為了實現貿易平衡而以匯率作為調整工具會導致匯率更大的波動。過分強調匯率政策在調整經常項目不平衡方面的作用不僅達不到調整失衡的目的,而且會給相關國家造成很大的困難。廣場協議之后,盡管日元重新定值、美元貶值,美國的貿易赤字并沒有明顯改善,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也沒有明顯的減少,但卻給日本的經濟造成巨大的麻煩。中國目前的問題并不是匯率波動過大,而是升值幅度偏小。在經過一年的升值之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動并不大,有效實際匯率變動的幅度更小。在2005年7月升值后,中國的貿易順差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大幅度增加。這一事實說明,中國還需繼續加大對發展戰略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其中包括匯率的調整。
在過去的二十六年間,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現在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第三大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但是,中國正面臨越來越嚴重的結構問題。它的投資率達到 GDP的50%,而且還在上升。外貿依存度達到GDP的70%,而且還在上升。2005年經常項目盈余超過1020億美元,2006年會更高。現在中國的外匯儲備達到9400億美元,很快會超過1萬億美元。中國的環境持續惡化,能源短缺問題嚴峻。為了調整失衡,中國政府已經采取了一整套綜合的方案,以實現更加平衡持續的經濟增長,這一策略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決于中國政府如何在短期的經濟增長和長期的結構調整之間進行權衡。為了實現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我們必須加快調整的步伐,而不應猶豫不決以致坐失良機。
全球不平衡是不可持續的,因為這不符合亞洲國家的長期利益。無論美國怎么說或者怎么做,全球不平衡必須加以調整。但是,大家都不希望出現無序調整。各國政府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協調政策以保證有序調整。否則,不可預料的事件可能觸發全球經濟的劇烈震蕩。當前,對亞洲國家來說,最不希望看到的是陷入“囚徒困境” 的各國央行競相恐慌性地拋售美元資產。為實現有序調整,我們需要更多的國際協商和合作。(余永定/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