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藍藻成常態
藍藻對于湖州并不是新鮮事。去年5月到11月,太湖被藍藻糾纏時,影響波及湖州城北和城西的兩個水廠。而在2006年8月,由于高溫少雨,河道水位較低,太湖水倒灌湖州內河,湖中的藍藻隨之而入,在內河河面形成綠色油漆般的藍藻層,威脅到湖州兩個自來水廠取水口附近的水源。但當時藍藻暴發時間短,自來水廠可以用技術手段處理,沒有造成供水危機。
但無錫的飲用水危機警醒著湖州,正如湖州市委書記孫文友所言,“湖州現在沒有暴發藍藻,不等于今后就不暴發”。
在幾天前舉行的湖州市太湖藍藻防治工作會議上,該市市長馬以在會上強調了四個確保:“確保我市不發生藍藻惡臭現象,確保居民飲用水安全,確保排污企業達標排放,確保污染物總量逐步減少。”馬以稱:“進入5月份后,隨著降水減少和氣溫升高,光照充足,藍藻將進入旺盛發展期,防治形勢趨于嚴峻。”
“有專家認為,藍藻的暴發已成為一種常態。而對我們來說,防治藍藻的工作進入了常態。”周建明告訴記者。
藍藻也分好壞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志禮教授從事藻類研究50多年,他說:“喜高溫和光照是藍藻的重要特性,高氣溫、高光照時,藍藻會快速生長,高溫天氣持續越長,藍藻生長的時間就越長。”
藍藻是一種最原始、最古老的藻類植物,在地球上出現在距今35億年至33億年前。這個成員眾多的大家族現在已知有1500多種,分布十分廣泛,遍及世界各地。專家分析稱,在這些品種中,既有“好藍藻”,也有“壞藍藻”。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發菜,就屬于其中的念珠屬。“壞藍藻”的典型是微囊藻屬的藍藻。在一些營養豐富的水體中,這些“壞藍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稱為“水華”,加劇了水質惡化,嚴重時會造成魚類的死亡。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授漢斯·派爾把這種藍藻稱作“湖泊里的蟑螂”。美國各地政府曾經投入巨資治理各地水系。幾乎全世界的主干水系,包括維多利亞湖、波羅的海、伊利湖、五大湖都長滿了這種藻類。
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孔繁翔研究員在一篇報告中指出了藍藻水華的危害:“導致沉水植物難以生長;藍藻大量生長,死亡腐敗后氣味難聞,破壞景觀;死亡分解耗氧過多,導致其他生物缺氧死亡;局部湖區大量堆積死尸,破壞水源地水質;分泌毒素,直接危害生物生存與人類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