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了兩年的中國啤酒產能升級戰,終于引爆了第一顆重磅炸彈——急劇擴張的金威啤酒(0124.HK)昨日發布預虧公告。
公告稱,預期集團截至12月31日年度的未經審核綜合純利可能較去年同期出現大幅度下降,甚至可能錄得全年度經營虧損。雖然公告稱該預虧僅為公司管理層作出的初步估計,未經會計師審核。然而,公司的半年報其實已經對經營業績亮出紅燈:公司2007年9月19日刊發的截至2007年6月30日6個月的中期報告中,集團綜合溢利已經比2006年同期劇減77.5%,跌到1591萬元。
金威啤酒董事局主席葉旭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電話采訪時說,純利減少主要由于多項因素導致。“一方面,由于省內外啤酒巨頭在廣東的產能加碼,金威不得不改變產品組合,生產及銷售更多大眾化產品導致集團產品平均單位售價降低。另一方面,2007年上半年金威在西安及成都的新廠房投產,令集團產品的平均單位固定成本增加。”除此,麥芽等原材料價格增加,年內公司擴大經營規模等導致行政開支增加及銀行借貸增加,葉旭全認為原料及融資成本的上升令公司的經營出現較大的壓力。
“2006年全球啤酒產能增長1000萬噸,其中400萬噸在中國。中國啤酒巨頭華潤踏進500萬噸產能臺階后,又向1000萬噸產能進軍。”廣東省啤酒協會會長郭營新稱,近兩年中國啤酒市場的產能升級大戰,令金威不得不加入這場大戰中去。“要走全國品牌路線,只能銷地產,只能四處建廠擴張。”
金威2005年開始,先后在東莞、汕頭、天津、西安、成都等幾個重點方向分別建設一個20萬~40萬噸產能大廠,合共投資額高達30億元左右。為了緩解資金壓力,金威在今年5月份發行3億多股新股,集資7.4億港元至7.57億港元,主要用于興建廠房。然而,過快的地盤擴張對資金鏈的壓力仍未能得到解決。
“雖然東莞和汕頭兩個工廠投產當年就實現盈利,但燕京鼻子下的天津、青島把控的西安、華潤勢力范圍的成都等幾個市場,不得不從零開始。因此金威面對的經營壓力非常大。”郭營新稱。
廣東啤酒市場原來是全國利潤最豐厚的地區,而金威啤酒噸酒近400元的利潤神話也是在這片熱土誕生。然而,隨著華潤、青島、燕京、雪津及哈爾濱啤酒等過江龍的加盟,廣東啤酒市場競爭已經高度白熱化。郭營新稱,廣東啤酒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下,促銷費用大幅提高,已經占到營業收入的12%左右的高位。“2007年廣東本土啤酒品牌產量上升10%,但效益卻在下降。”郭營新稱,廣東啤酒的噸酒利潤已經從300元/噸降到200元/噸,而2007年還將降到150元/噸左右。
今年7月起全球大麥原料價格飆升,令高度競爭的市場變得更加脆弱。“澳大利亞大麥因為天氣大旱產量大減,價格從原來的2000~3000元/噸飆升近一倍,已經達到6000元/噸的新高。”
“現在一瓶640毫升的啤酒,跟礦泉水的價格差不多,甚至比水還便宜,利潤僅在7分錢左右。”郭營新稱。
然而,面臨全行業的成本上漲與利潤危機,啤酒巨頭們卻對提價談虎色變。“在中國啤酒行業產能過剩的形勢下,價格扭曲并不是由成本決定,市場才是決定因素。”國內啤酒巨頭高層稱,在目前的形勢下,誰先挑起漲價大旗,風險將非常大,一手打造的市場可能毀于一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