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表1對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貨物進出口總額占比 |
|||
單位:% |
|||
國家和地區 |
2002 年 |
2010 年 |
2011 年 |
中國香港 |
11.1 |
7.8 |
7.8 |
中國臺灣 |
7.2 |
4.9 |
4.4 |
日本 |
16.4 |
10.0 |
9.4 |
韓國 |
7.2 |
7.0 |
6.7 |
加拿大 |
1.3 |
1.2 |
1.3 |
美國 |
13.0 |
13.0 |
12.3 |
澳大利亞 |
1.4 |
3.0 |
3.2 |
東盟 |
8.8 |
9.8 |
10.0 |
歐盟 |
14.0 |
16.1 |
15.6 |
印度 |
0.8 |
2.1 |
2.0 |
南非 |
0.4 |
0.9 |
1.2 |
俄羅斯聯邦 |
1.9 |
1.9 |
2.2 |
巴西 |
0.7 |
2.1 |
2.3 |
二、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三次產業趨向協同發展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發展現代農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促進服務業快速發展的目標,大力推進結構調整,三次產業趨向協同發展。2003-2011年,第一產業年均增長4.6%,第二產業年均增長11.9%,第三產業年均增長11.1%,均保持較快發展態勢。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向三次產業協同帶動轉變。從三次產業結構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明顯下降,從2002年的13.7%下降到2011年的10.1%,下降了3.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從2002年的44.8%提高到2011年的46.8%,提高了2.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02年的41.5%提高到2011年的43.1%,提高1.6個百分點。
圖4 2002 、2011年三次產業結構比較
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優質農產品比重明顯上升,農業基礎地位不斷穩固。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確立了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制定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導方針,部署了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任務,取消了農業稅,實行了對農、畜、林及草原等的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全面放開糧食購銷,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堅持不懈地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農業生產穩步發展,農業基礎地位不斷穩固。糧食生產扭轉了一度下滑局面,實現了“八連增”。2011年,糧食總產量達到57121萬噸,比2002年增長25.0%,年均增長2.5%,連續5年穩定在5億噸以上,其他主要農產品也穩中有增。與此同時,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優質農產品比重明顯上升,規模化種養、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加速推進。2011年水稻、小麥、玉米優質化率分別達到81.0%、74.3%和64.6%,分別比2005年提高16.3、25.5和27.7個百分點。大宗農產品生產繼續向優勢產區集中,13個糧食主產省對糧食增產的貢獻達到90%以上。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穩步提高,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擴大了7300多萬畝,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高了18.6個百分點。2011年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3.5%,有力支撐了農業持續穩定發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