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工信部昨日發布的《馬鈴薯加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規模化馬鈴薯加工企業達200家以上,培育20家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銷售收入達3億元以上的馬鈴薯加工企業,加快產業集群發展,打造2-3個分工合作、優勢互補、銷售收入達10億元以上的馬鈴薯產業集群。同時,“十二五”期間,我國馬鈴薯國際化自主品牌建設也將提速。
規劃提出,我國將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進行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品牌知名度,培育3-5個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競爭優勢的自主品牌,提升我國馬鈴薯加工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在具體發展目標上,規劃指出,到2015年,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800萬公頃,單產達到18.75 噸/公頃,總產量達到1.5億噸,脫毒馬鈴薯種植面積占總種植面積的50%以上,內蒙古、甘肅、黑龍江等馬鈴薯加工集中區域的專用薯種植比例達20%以上;馬鈴薯加工業總產值達到350億元,利稅45億元,年加工轉化馬鈴薯1400萬噸。
在產品結構上,高附加值馬鈴薯產品比重在整個產業中比例將明顯提升。例如,到2015年,馬鈴薯淀粉產量達到90萬噸,高附加值馬鈴薯精深產品產量占比由2010年的45%提高到50%等等。
然而,盡管產業發展迅速,但是行業發展瓶頸同樣顯而易見。據悉,我國馬鈴薯還面臨著發展水平有待提高、產業化基地建設薄弱、馬鈴薯產業結構不盡合理、企業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
為了促進我國馬鈴薯產業良性發展,規劃提出,將在強化原料供應保障、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質量體系建設、加強企業品牌建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等六個重點任務上進行突破。
具體來看,“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大對馬鈴薯原種生產補貼,鼓勵馬鈴薯加工企業發展“公司+基地”的經營模式,逐步實現馬鈴薯種植業的產業化運作;鼓勵跨區域整合,發揮區域優勢,建立完善的原料供應和產業鏈上下游合作體系;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優化加工產品結構,提高馬鈴薯精深加工產品的比例,加大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新型產品的推廣力度等。
在配套政策措施上,規劃指出,我國將加大中央和地方財政支持力度,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及商業銀行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貸款條件的馬鈴薯加工項目和企業技術改造提供信貸支持,對實力強、資信好、效益佳的企業優先安排貸款;支持符合條件的馬鈴薯工業企業通過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募集生產經營資金。
同時,鼓勵經營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馬鈴薯加工龍頭企業,遵循資源配置和市場規律,實施企業兼并重組,加快建立產業退出機制,明確淘汰標準,量化淘汰指標,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