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過 "雙向考核",推進全國"一盤棋"。幾年的實踐證明,除了宏觀體制的問題外,在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中,很多地方存在"只聞口號,不見行動"的問題,特別是流出地和流入地責任不落實是突出的問題。2007年7月,國家人口計生委在深圳召開了全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一盤棋"工作座談會,隨后下發了《人口計生委關于促進形成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全國"一盤棋"格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工作檢查評估指標(試行)》(以下簡稱《指標》),引起了各地的高度重視。近期信息顯示,流入地與流出地的聯系和信息溝通更加主動,區域協作更加深入。
2008-10-23 16:37:03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精神,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圍繞統籌解決人口問題這篇大文章,轉變觀念、積極探索,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然而,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還有很多困難,是目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難點問題,是各地黨委、政府以及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普遍關注的、反映問題較多、矛盾突出的難點工作,也是計劃生育的薄弱環節。
2008-10-23 16:37:17
四、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面臨的挑戰
人口流動現象具有復雜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是我國戶籍管理制度、勞動就業制度以及社會保障制度與現代化、市場化和城市化沖突的結果和表現,自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民工潮"至今已近20年。期間,人口流動的規模由小到大,由個人流動到家庭流動,由短期流動到長期流動,由近距離流動到跨省流動,不斷改變的人口流動形態帶來不同的人口現象和人口問題,不斷地沖擊著傳統的制度框架,對社會治安、勞動保障、計劃生育、基礎教育等公共管理與服務的職責部門提出了新的挑戰。概括地說,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2008-10-23 16:37:39
(一)制度層面還存在二元性。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制度改革先行,而其他許多制度層面的改革沒能統籌、系統、協調地進行,已經逐步成為人口流動的阻力。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戶籍制度至今沒有突破。中國許多制度是與戶籍制度掛鉤的,沒有城市戶口,就失去很多城市居民待遇的"資格"。比如,子女入學問題、享受最低保障問題,等等;二是土地制度,農民只有土地經營權,沒有所有權,不能買賣,農忙時,還要經營;三是社會保障制度,農村居民流動到城市享受不到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等方面的社會保險制度待遇。而且,跨城鄉、跨地區的社會保障制度還沒有銜接好。例如,在沒有實現全國統籌的情況下,社會養老保險異地轉移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此外,諸如勞動就業制度、人事制度、教育制度、財政制度、住房制度、生育制度等等,都還存在城鄉二元的特點,是人口流動的制度性障礙。
2008-10-23 16:38:00
(二)體制層面還存在分割性。目前,我國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主要有"兩條線":一條線是公安系統牽頭的服務和管理:針對城市中流動人口犯罪比例大幅度上升, 1997年4月,經中央批準,中央綜治委成立流動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指導、協調全國流動人口治安管理工作。另一條線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牽頭的服務和為管理:2006年3月,針對占流動人口85%的農民工面臨的問題,出臺了《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5號)。同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了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負責聯席會議的日常工作,由勞動保障部負責。
2008-10-23 16:38:17
問題在于,無論是中央綜治委成立流動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還是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都是靠一年的幾次會議推動工作,而中央和地方大多數地區都沒有權威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領導協調機構,沒有專門辦事機構,部門職責不明確,工作人員無編制,統籌協調難度大,許多基礎性工作沒辦法做,許多源頭上的問題無力研究解決。由于"上行下效"的影響,各地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機構不健全,部門分散,人員不集中。近些年,雖然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創造了一些新的服務管理模式,但由于體制的制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仍面臨重重困難。
2008-10-23 16:38:32
(三)政策層面還存在沖突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要求,建立統一管理,優質服務的新體制,將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近年來,盡管地方政府試圖建立"政府主導,統籌協調,部門配合,齊抓共管"的一盤棋格局,但是由于國家層面沒有權威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領導協調機構,沒有專門辦事機構,部門職責不明確,因此,部門之間信息不對稱,加之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導致政府各部門服務和管理沒能形成合力,出臺的相關政策有些重疊,甚至互相"制肘",而有些政策則是空白,弱化了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同時增加了部門協調的難度。
2008-10-23 16:38:45
(四)服務和管理缺乏制度性的保障。《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建立流動人口、農民工服務和管理工作的經費保障機制,將涉及勞動就業、計劃生育、子女教育、治安管理等有關經費,納入正常的財政預算支出范圍。但是,因為中央財政預算沒有示范作用,地方沒能很好執行這一規定,許多地方沒有合理核定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成本,沒有將此項經費納入或足額納入正常的財政預算支出范圍,造成服務管理經費嚴重不足。在資源配置方面,也還是沿用戶籍人口數進行核定,而沒有充分考慮人口流動的因素。例如,避孕藥具按照戶籍人口數進行配置,流出地用不完,而流入地不夠用,因此,無法實現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2008-10-23 16:38:59
(五)統計口徑不一致,數字不準的問題。目前,統計、公安、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住房和城鄉建設、人口和計劃生育對流動人口的稱呼不統一:總人口、戶籍人口、常住人口、居住人口、實有人口、流動人口、外來人口、暫住人口等等,諸多的概念令人眼花繚亂,莫衷一是。而且,對于流動的時間、空間,統計對象的年齡、性別等多方面的統計口徑不一致,導致各部門的數據無法對接和比較。
2008-10-23 16:39:11
(六)各部門的公共資源不能充分共享的問題。目前,統計、公安、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住房和城鄉建設、人口和計劃生育等許多部門都自己的統計系統、信息網絡和機構隊伍。由于沒有統一規劃,存在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的現象;由于沒有信息共享機制,信息無法實現互通互聯。而且,部門的服務和管理機構和網絡也不能共享。上面有千條線,下面只有一根針,各個部門重復的、不協調的政策,給基層增加了負擔,降低了效率,也導致服務和管理不到位,使流動人口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權益得不到維護。
2008-10-23 16:39:25
從流出戶籍地開始,直到能在城市安居樂業,流動人口有一個很長的需求鏈條,涉及方方面面。對其服務和管理既涉及流出地,也涉及流入地;既涉及中央政府,也涉及地方政府。近年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做好人口流動服務和管理,但由于認識的誤區、制度的沖突、體制的障礙,使得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工作仍存在很多問題,迫切需要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站在改革開放的全局,建立和完善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新體制,使各項政策真正惠及流動人口。
2008-10-23 16:39:38
五、做好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幾點思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工作。2002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02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意見》第一次提出了針對農民進城務工的"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十六字方針。應該說,這就是國家對農民進城務工的總方針。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農民進城務工就業管理和服務工作的通知》則第一次系統地、全面地對于流動人口,特別是農民工管理和服務工作做出了部署。2006年,《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國務院5號文件)又提出做好農民工工作的40字基本原則,也就是:公平對待、一視同仁,強化服務、完善管理,統籌規劃、合理引導,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同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中央《決定》)將做好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工作列為新時期我國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五大主要任務之一。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加強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工作。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精神為我們做好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指明了方向。為了進一步做好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提出如下建議:
2008-10-23 16:39:55
(一)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堅持科學發展觀,統籌發展,加快相關制度改革,推進城鄉一體化。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如何貫徹落實這些基本精神和要求?從根本上,就是要按照統籌城市和農村的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的原則,加快戶籍、土地、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制度改革。其中,至關重要的是戶籍制度改革。戶籍制度表面看是個城鎮和農村的戶籍類型問題,但附加在其背后的是各種二元制度的集合。實質意義的戶籍制度改革,會帶動其他制度的改革,而如果戶籍制度改革停留在換換戶口本的表面,那么其他制度也不會有實質的進展。事實上,目前多數以戶籍劃分的城鄉差別待遇已經名存實亡,只有幾塊堅冰尚未打破,只要統籌兼顧、設計合理、銜接有序,不會引發大的波動,相反,會大大促進人口城市化,促進城鄉一體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2008-10-23 16:40:10
(二)明確思路,統一各項社會經濟政策的導向,共同促進人口城鎮化,引導人口合理分布。2007年,我國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59379萬人,占44.9%,這就是官方的城鎮化水平。但是,仔細分析,我國城鎮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泡沫。2006年,在城鎮居住的57706萬人中,有城鎮戶口的只有42071萬人,占32.53%。二者相差15635萬人,11.37個百分點。為什么?因為在城鎮居住但沒有城鎮戶口的絕大多數是流動人口,正是中國的流動人口支撐著虛高的城鎮化水平。即便是將流動人口都計入城鎮人口,我國的城鎮化水平也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50%。一直以來,就如何促進人口城鎮化有兩種觀點:大城市優先論和小城鎮優先論。但無論哪種觀點,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要促進人口流動,加快農村人口的非農化。我國城鎮化水平不高,既有中國的國情,要逐步提高,但也有政策沖突的原因。為什么農村人口在城市有"外人"的感受?為什么流動人口想留卻留不下?為什么農村人口想在城市,又留戀農村的優惠政策?為什么會出現民工返鄉的勢頭?為什么土地不夠用,又有大量的棄耕現象?主要是政策導向模糊。因此,必須統一政策導向,讓流動人口能在城鎮留下。
2008-10-23 16:40:25
(三)完善體制,建立國家層面的權威機構,統籌協調各項服務和管理政策。建國以來,我國一直實行戶籍人口、流動人口"分立并行"的管理體制,各地政府服務管理的重點放在戶籍人口身上。隨著形勢發展變化,這種"分立并行"、地區和部門之間缺乏協作配合的管理體制,日益顯現出條塊分割、多頭管理、權責分散的弊端,難以適應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要求。因此,要加快要建立"統一管理,優質服務"的新體制,應在總結各地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制改革的經驗的基礎上,首先在國家層面成立強有力的人口服務管理的綜合協調機構,切實加強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的總體部署和綜合協調,才能真正建立和完善流動人口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體系。
2008-10-23 16:40:52
(四)規范概念,統一口徑,完善統計制度。由于各個部門從各自的工作需要出發,對流動人口概念的界定不一,口徑差異很大。例如,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口徑:外地戶籍,在現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全國農業普查統計口徑:農村戶籍,十六歲以上有勞動能力,本鄉以外,從業一個月以上;全國暫住人口統計口徑: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擬在暫住地居住一個月以上年滿十六周歲;全國流動育齡婦女統計的口徑:離開戶籍地,跨縣流動30日以上,從事務工、經商等活動的18-49周歲女性人口,包括農村戶籍,也包括城鎮戶籍。此外,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針對流動人口的特殊人群也有自己的界定。如此,多種來源的數據無法比較,也導致服務和管理的缺位或交叉。因此,建議要從國家層面建立和完善流動人口的統計制度,規范流動人口的概念,統一界定流動人口的基本特征。
2008-10-23 16:41:11
(五)投入保障,改革公共資源配置方式。相對于戶籍人口來說,對于流動人口的服務和管理成本比較高,一方面是對其情況的了解需要投入,另一方面是流入地、流出地都需要投入。目前,國家對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投入保障機制尚未建立起來,財政預算沒有規范的科目,地方政府對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的投入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因此,流動人口集中的地方服務和管理經費缺口較大。因此,建議由中央財政對流動人口相對集中、服務壓力大的地方給予適當補助,并督促各地切實落實經費,保障管理到位,服務均等。與此同時,要改變公共資源按照戶籍人口進行配置的做法,轉而按照實有人口進行規劃,配置資源。流動人口集中的地方,要加大公共事業的投入力度,加快公共設施的發展,提高人口吸納能力,并按照一視同仁的原則,促進流動人口與本地居民融合,促進社會和諧及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2008-10-23 16:41:25
(六)資源共享,促進"一盤棋"格局。隨著流動人口的增加,各級政府都逐步意識到做好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的重要性,也都愿意做好這項工作,但由于缺乏協調和溝通,部門之間、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間都從自己關注的角度開展工作,結果是資源浪費、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不低,但經常事與愿違,甚至互相抱怨。為此,必須由權威部門牽頭,建立政府部門之間的資源共享機制。尤其是在社區層面,相關部門為流動人口辦理經商、務工、購房、租房、社會保障等手續時,要實現服務和管理平臺共享,部門之間要密切配合、互通信息。要按照"屬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務"的原則,建立健全流入地和流出地責任落實的考核評估制度,促進"一盤棋"格局的形成。減少"應該管的看不見,看得見的管不了"的脫節現象。
2008-10-23 16:41:41
(七)加強研究,澄清模糊認識。流動人口的大規模出現是近20年以來的現象,對此還很缺乏系統的研究,對許多問題還存在模糊的認識。比如,如何看待近年來流動人口的增長趨勢?《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說:"全國人口中,流動人口為14735萬人,其中,跨省流動人口4779萬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流動人口增加296萬人,跨省流動人口增加537萬人"。如此推斷,流動人口在2000-2005年的5年間只增加了296萬,也就是平均每年只增加了60萬人?這很容易給人誤導,似乎流動人口增加的勢頭已經開始減弱。但是,如果按照公安部門統計的暫住人口數量,這些年流動人口似乎還在增加。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全國公安機關登記暫住人口分別為7801萬、8673萬、9520萬、10441萬。3年間凈增2640萬,每年平均增加880萬。還比如,到底應該如何看待"民工荒"的問題?土地上還有多少勞動力?鄉鎮企業有多少勞動力?還剩余多少勞動力?未來20年勞動力供給總量是多少?再比如,到底應該如何認識流動人口中的"70%現象"?也就是說,如何看待性病艾滋病、違法生育、刑事犯罪等負面的行為有70%是發生在流動人口中?等等。如果中國的流動人口"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會使得我們在認識有很多誤區、對政府決策有很多誤導、對流動人口有很多誤會。如此,怎么能做好流動人口的服務和管理?為此,要加強研究,為科學決策提供可靠的支撐。
2008-10-23 16:49:36
面對世界規模最大的流動人口,政府應該怎么服務和管理?我們并沒有準備好,制度需要改革,體制需要創新,政策需要協同。我們感到流動人口問題棘手,是因為我們的服務和管理能力需要提高,而不能將責任歸結為流動人口自身。人口流動確實提高了服務和管理的難度、復雜度。面對困難,政府不可被動應付,不能靠社會自我調節,更不可不作為。解鈴還需系鈴人,解決流動人口問題,必須靠政府出面調控。能不能解決好流動人口問題,是對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的一次檢驗。
謝謝大家。
2008-10-23 16:53:04
下面請國家人口計生委副主任趙白鴿同志做閉幕致辭,大家歡迎。
2008-10-23 16:53:23
各位領導、各位同志,我們今天聆聽了各位領導和嘉賓的主題發言,這不僅是對中國過去三十年改革開放人口發展歷程的回顧,而且就人口發展的理論、目標、路徑,和與之相關的法制建設、政府職能、公共服務以及人口自身發展的問題,對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和遷移等問題都進行了詳盡的匯報。綜合起來有下面五個問題。
2008-10-23 16:55:15
第一個問題,關于人口發展問題。長時間以來,對于人口,在很多人的概念當中,都把它僅僅局限在一個數量的概念。我們在講成就的時候,是用一個數字,在講人口計生委功能的時候,講能夠控制人口的數量。我們在談很多公共服務工作的時候,甚至在講網絡的時候,可能相當多的傾向都是在對人口數量的表述,或者控制人口數量的表述上。通過今天總體的發言,有下面兩個方面的共識,不僅新聞媒體,而且在我們的工作當中應該形成一個共識。
這個共識就是人口的問題是一個發展的問題,它不僅僅是一個數量的問題,它是一個發展的問題。今天提出了“人口發展是人的發展的集合”,這個問題是翟教授提出來的,這個觀點是對的。人口發展和人的發展究竟有什么關系,人口發展是發展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應該作為未來發展的主線。
2008-10-23 16:59:12
另外在人口發展問題上,有一個概念進入我們的腦海,就是發展的目標是什么?使人力資本的開發、利用和積聚是我們未來的發展目標。有的專家提出,我們將從控制人口向優化人口轉化,這樣的觀念也值得大家來研究和討論。
2008-10-23 17:01:32
第二個共識,就是對于發展成果的評價。長時間以來,我們在對發展成果評價的時候常常有兩個偏頗,第一個偏頗就是僅僅注意到數據,我們用大量的數據說明GDP是以什么樣的數字發展,我們用大量的數據在說明外匯儲備,在說明我們的對外貿易等等,而常常忽略了在人口發展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今天在李主任的報告中我們是第一次看到經過三十年的努力,我國創造了經濟快速增長和人口全面發展的兩大成績。
2008-10-23 17:04:21
人口發展實際是發展的最終目的,事實上中國在過去的三十年當中不僅僅產生了年均GDP9.7%這樣的增速,而且它的CPI指數是得到了全面的提高。這個指數包括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包括了人均壽命提高,也包括人的教育、健康、衛生和社會保障水平的提高,堪稱為世界兩大奇跡。
我們建議,在未來宣傳中國成就的時候,媒體應該以這樣兩個方面的成就作為改革開放的一個重大成果,而不僅僅是強調經濟發展的成就。
2008-10-23 17:05:28
第三個共識,關于發展的目標。我們知道改革開放三十年來,1978年最有代表性的是農村土地承包制的改革。如果第一個階段以土地承包和不可再生資源、土地的解放作為生產力的解放,那么在新的歷史時期,也就是在改革的新階段,它將以人力資本的開發利用和提高來作為一個總體發展方向。在今天很多專家的報告中都提到,人力資本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而我們今天所進行的統籌解決人口問題正是這樣一個偉大的實踐。
2008-10-23 17:06:13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特別關注農村、農民和流動人口的問題。因為他們不僅是弱勢的群體,他們所獲得的機會常常不均等,他們常常會在被關注度上不夠。因此,我們在談整個發展目標的時候,一個是強調人力資本的積蓄,一個是強調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和平等的發展機會。當然,我們的發展目標是以實現和推動,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本強國的轉變。如果說1978年是改革的第一個階段,那么在新的階段,應該把人力資本能力的提高作為整個國家的主體發展路徑。
2008-10-23 17:09:36
第四個共識,關于發展模式,特別是人口發展模式。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們重點將會強化兩個問題。第一個是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以人為本,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來解決包括人的數量、素質、結構和分布問題。今天王偉光院長在他的報告中提到了“長期性、全面性和協調性的原則”,在李斌主任的報告中提到“長期均衡發展原則”,我想這些詞匯都是寓意非常深刻的,他們想強調的東西就是我們必須要考慮一個長期和均衡的發展過程,必須要考慮完善和建立與人口發展相關的政策。這個政策包括社會的公共政策,比如像社會保障政策,也包括生育政策,我們應該進一步的完善,使它和整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相適應。
2008-10-23 17:11:39
在整個發展模式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在整個管理的模式上,采取綜合治理的方法,也就是通過法律、經濟、教育、科技和行政手段來進行綜合治理。在我們改革開放的新階段,特別是中國逐漸走向一個法制社會,我們的政府逐漸走向一個責任政府、服務型政府和法制型政府的時候,綜合治理的手段勢在必行。所以這兩個作為未來應該考慮的人口發展的模式,一個是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一個是綜合治理人口問題。
2008-10-23 17:13:55
最后一個問題,關于人口發展的相應措施。措施很多,建議很多,我想有三點作為論壇的聚焦點。
第一,在整個措施中應該積極的促進政府的轉型,加快政府職能轉換。同時,把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作為政府的最重要的職責。流動人口的問題、農村人口的問題,包括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問題,實際都是和新的時期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分不開的。
第二,應該促進公共服務的公共投入,特別是應該強化優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展。意義剛才已經說到了,因為人力資源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而這種資源的產生是必須要投資的,沒有投資,這個資源不可能形成。
2008-10-23 17:15:05
第三,進一步發揮人口和計劃生育網絡在未來發展當中的巨大作用。這個網絡曾經在人口控制上產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發揮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這個網絡將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當中重立其功。這個網絡目前遍布省、地、縣、鄉、村,是已經深入到基層的網絡,它集宣傳教育、技術服務、信息采集、藥具發放以及群眾工作為一體,因此這個網絡在目前新的形勢下,非常可能成為對農村公共服務網絡的應用基礎,而政府對這個網絡的投入和支持將是一個低投入和高產出的重要選擇。
2008-10-23 17:17:15
今天的觀點談了很多,我想綜合起來是五點,和改革開放與人口發展緊密相關。最后,我想代表國家人口計生委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感謝所有的領導,從各個部委和各省來的領導同志,他們都在百忙當中參加了全天的會議。我們還要感謝各位領導和專家的主題演講,感謝他們對論壇所作出的思想貢獻。我們還要感謝所有的媒體和新聞界的朋友們,因為從今天晚上,所有的網絡媒體、紙介媒體、電臺會把我們論壇新的信息傳播到世界各地。我們希望更準確,更全面的傳播。同時我們還要感謝論壇主委會的全體同志,對于本次論壇的成功所付出的辛勤的努力和工作。
最后,我們要感謝京西賓館為本次論壇提供的全部會議保障。請全體同志一起向他們表示衷心的謝意!
2008-10-23 17:21:34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朋友,為期一天的改革開放與人口發展論壇即將落下帷幕。盡管時間短暫,但是各位領導和專家學者緊緊圍繞人口發展領域的問題發表真知灼見,共商、共計發展大計。開拓視野、啟發思路,必將為推動我國人口領域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推動走中國特色,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道路起到重要的決策作用和智力支持作用。
剛才國家人口國家計生委趙主任又對這次論壇全面地進行了總結,并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探尋,提出了要求。我們相信中國人口發展事業必將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確立以人的發展為中心,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為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保證,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譜寫更輝煌的篇章。
按照大會的任務安排,所有任務圓滿完成,感謝大家給予的支持。現在我宣布,散會,謝謝!
2008-10-23 17:2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