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俄羅斯當日開始在莫斯科進行世界首個模擬火星之旅試驗。中方志愿者王躍(左二)參與此次試驗。人民圖片
核心提示
6月3日下午,包括中國青年王躍在內(nèi)的6名志愿者進入模擬試驗飛行艙,開始為期520天的“火星之旅”。
“火星—500”試驗正式啟動。人們關心,志愿者們能否堅持到“從火星返回地球”的那一天,但主持試驗的科學家說,無論能堅持多久,試驗都沒有成敗。這個科學探索本身,就是為了了解人在這種“星際旅行”中所能承受的生理和心理極限。
人物名片
王躍:參加“火星—500”計劃唯一的中國志愿者。江蘇南京人,1982年7月出生,南京醫(yī)科大學預防醫(yī)學專業(yè)畢業(yè),2008年獲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空航天與航海醫(yī)學碩士學位,現(xiàn)在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任航天員助理教員。2009年11月參加“火星—500”試驗志愿者選拔。
俄羅斯莫斯科近郊一座灰色磚房內(nèi),時針指向莫斯科時間13時48分。
“乘組準備完畢,請下令!”
“開始試驗!”
6名志愿者圍成一圈,擊掌相慶,然后帶著人類探索未知的勇氣,進入模擬火星飛行艙。他們將在550立方米的密閉空間中體驗長達520天的“火星之旅”。
啟程去“火星”
“爸爸,我關機了,一年半之后打給您”
莫斯科時間6月3日6時,王躍起床。6時10分,他給爸爸打了一個電話,“爸爸,我要關機了,一年半后再給您打。爸爸保重,照顧好媽媽。”
6時20分,醫(yī)生為王躍把脈,看了舌相。6時30分,在陽臺上望著滿眼翠綠的風景,王躍依依不舍地說,“一年半之后才能看到了。”
7時20分,在賓館前,中方試驗隊組織了小型的歡送儀式,身穿藍色艙內(nèi)工作服、左臂上繡有五星紅旗、戴著藍色口罩的王躍啟程前往莫斯科近郊的俄羅斯生物醫(yī)學問題研究所接受體檢。試驗艙就建造在這里的一座灰色磚房內(nèi)。
在試驗過程中,王躍可以通過局域網(wǎng)與外界通話,但從踏入艙門的那一刻起,通話將成為“天地通話”,延時達20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