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貨幣政策操作
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并在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總量、節奏和結構,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一、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2010年第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密切關注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銀行體系流動性變化,按照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要求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進一步增強流動性管理的前瞻性、科學性和有效性。一是合理把握操作力度和節奏。中國人民銀行合理安排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和節奏,靈活搭配央行票據和短期正回購開展對沖操作,加強流動性管理。第一季度累計發行央行票據1.43萬億元,開展短期正回購操作8930億元。截至3月末,央行票據余額為4.37萬億元。二是充分發揮公開市場操作的預調和微調作用。針對春節前后現金大量投放回籠的季節性特征及第一季度公開市場到期量大的實際情況,中國人民銀行不斷優化操作工具組合,視現金投放回籠節奏靈活調整短期正回購操作品種和頻率,有效熨平了季節性因素引起的短期流動性波動。三是適度增強操作利率彈性。中國人民銀行靈活把握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彈性,于1月份及時引導央行票據發行利率適度上行,并于2月份適時企穩,既有效引導了市場預期,也有助于發揮市場利率調節資金供求關系的作用。3月末,91天期正回購、3個月期央行票據和1年期央行票據的操作利率分別為1.41%、1.4088%和1.9264%,分別較上年末上升8個、8.08個和16.59個基點。四是適時開展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業務。中國人民銀行加強貨幣政策與積極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于2010年第一季度共開展了三期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業務,操作規模共計1000億元,其中3個月期400億元,6個月期300億元,9個月期300億元。
二、適時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為加強流動性管理,引導貨幣信貸適度增長,管理好通貨膨脹預期,2010年1月18日和2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分別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各0.5個百分點。農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暫不上調,以加大對“三農”和縣域經濟的支持力度,體現了貨幣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這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沖了銀行體系部分過剩流動性,政策實施后,市場流動性仍可滿足貨幣信貸總量適度增長和經濟發展的需要。
三、發揮再貼現和支農再貸款引導信貸資金投向、促進信貸結構調整的功能
注重發揮再貼現支持擴大“三農”和中小企業等薄弱環節信貸投放的引導作用。 2010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不斷改進和完善再貼現管理,通過票據選擇明確再貼現支持的重點,對商業承兌匯票、涉農票據、縣域企業及中小金融機構簽發、承兌、持有的票據優先辦理再貼現。年初,中國人民銀行適時調劑再貼現額度,對涉農票據和中小企業票據占比較高、票據業務規模較大的14個省(市)安排調增再貼現限額共計140億元。第一季度,再貼現業務恢復性增長,期末再貼現余額263億元,同比增加257億元。從投向看,再貼現總量中涉農票據占19%,中小企業簽發的票據占63%,較好發揮了支持擴大“三農”和中小企業融資的作用。
合理安排發放支農再貸款,支持擴大“三農”信貸投放,促進改善縣域和農村金融服務。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進一步加大地區間支農再貸款額度的調劑力度,按照強化正向激勵機制的原則,對涉農貸款占比較高、改革成效較為明顯的西部地區和糧食主產區省份,調劑增加支農再貸款額度共計100億元。其中,對新疆寒潮暴雪災區增加10億元,對西南五省旱區增加30億元。額度調整后,西部地區和糧食主產區支農再貸款額度占全國的比例達到93%,支農再貸款的地區分布結構進一步優化。截至2010年3月末,全國支農再貸款額度1497億元。自1999年中國人民銀行開辦支農再貸款業務以來,累計發放支農再貸款1.35萬億元。
四、加強窗口指導和信貸政策引導
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窗口指導和信貸政策引導,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總量,優化信貸結構,平滑投放節奏。按照“有保有控”的信貸政策要求,中國人民銀行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窗口指導,引導金融機構將信貸資源主要投向在建續建項目,切實滿足春季農業生產和西南地區抗旱救災的信貸需求,加大對小企業和“三農”的支持力度。加強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環保政策的協調配合,支持重點產業結構調整振興,促進文化產業、服務外包、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碳經濟發展,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貸款。貫徹落實房地產信貸政策,根據《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要求,實行更為嚴格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積極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強房地產信貸管理,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抓好“民生金融”,做好就業、助學、扶貧等金融服務。發展消費信貸,支持擴大內需。繼續做好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金融支持。同時,中國人民銀行還引導金融機構改進考核機制,相對均衡地安排貸款投放節奏,減緩貸款季度、月度間起落的程度。
五、穩步推進金融機構改革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四家已上市的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繼續深化改革,公司治理架構不斷完善。截至2009年末,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4%、11.1%、11.7%和12.0%;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4%、1.52%、1.50%和1.36%;稅前利潤分別為1672億元、1111億元、1387億元和382億元。中國農業銀行按照“面向三農、整體改制、商業運作、擇機上市”的總體原則,全面推進各項改革,健全公司治理,提升業務經營水平,穩步推進引資和公開發行上市工作。國家開發銀行繼續推進商業化轉型,服務國家重點領域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按照“一行(司)一策”的原則,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改革穩步推進,不斷提高其服務對外經貿和企業“走出去”的能力和水平。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改革的前期研究工作也正在逐步推進,在推動深化內部改革的基礎上,為全面改革做好準備。
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和階段性成果。一是資產質量明顯改善。2010年3月末,按貸款四級分類口徑統計,全國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余額和比例分別為3614億元和7.7%,不良貸款比例比2009年年末下降0.43個百分點。二是資金實力顯著增強。3月末,全國農村信用社的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為7.6萬億元和5.2萬億元。各項貸款余額占全國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的比例為12%,比2009年年末提高0.39個百分點。三是支農服務力度明顯加大。3月末,涉農貸款余額為3.4萬億元,比2009年年末增加0.3萬億元。農戶貸款余額為1.8萬億元,比2009年年末增加1626億元。四是產權制度改革取得一定進展。3月末,全國共組建以縣(市)為單位的統一法人農村信用社2023家,農村商業銀行46家,農村合作銀行205家。
六、積極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
2010年以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地區業務持續大幅增長。第一季度,銀行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183.5億元,為2009年下半年結算量的5倍多。自試點開始至2010年3月末,銀行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219.4億元。其中,貨物貿易出口結算金額18.6億元,貨物貿易進口結算金額181.3億元,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結算金額19.5億元。境內代理銀行為境外參加銀行共開立205個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賬戶余額31.8億元。香港和新加坡是境外接受人民幣結算的主要地區,在發生人民幣實際收付的業務中,兩地合計占比88%。為保障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的有效運行,2010年3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依法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接入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準確、完整地報送人民幣跨境收付及相關業務信息。
七、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
第一季度,針對外匯凈流入壓力加大的形勢,外匯管理部門在13個省市開展了應對和打擊違規資金流入專項行動,主要針對銀行、企業、個人等主體,就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外商直接投資、外債、個人等重點渠道及項目開展集中性專項外匯檢查。下一步,將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進行處罰,對各類異常跨境資金流動加大打擊力度,從而對“熱錢”流入形成威懾,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八、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繼續按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進一步完善以市場供求為 13 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發揮市場供求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