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玲
國務院扶貧辦近日在寧夏召開全國東西扶貧協作經驗交流會議,推動東西扶貧協作在新形勢下向更全面、更深入、更科學的方向邁進。
參會的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說:“國外的扶貧一般是由國家的財政部直接投資做扶貧項目。中國扶貧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歸功于中國政府強有力的執行力。”
在1996年西部大開發背景下,中央決定東南沿海13個發達省市協作幫扶西部10個經濟欠發達省區。在反貧困的路上,東部與西部攜手走過的12年里,跨越時空的深情,生動有效的探索,演化成西部貧困農民臉上的笑容。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鄭文凱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采訪時說,由最初東部幫扶西部升華為東西雙方共同發展、實現雙贏;由政府為主的單向援助拓展為各類市場主體共同參與;由政府、企業主導逐步發展到全社會多形式寬領域參與,東西協作越來越深入到國民經濟大體系中,成為促進其均衡、協調、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實踐證明,這一有中國特色的扶貧道路影響深遠,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做得到。
東西扶貧協作的“閩寧模式”受到各方肯定。12年來兩省區結下了兄弟般的情誼。
福建財政援助寧夏扶貧資金2.01億元,對口幫扶市縣無償投入資金1.45億元,1000多家福建企業到寧夏累計投資達100億元,兩省每年一次高層聯席會議制度堅持了12年,福建21個經濟發達市轄縣市區以兩年為一個幫扶周期,輪流對寧夏8個縣區對口幫扶。62名優秀領導干部到寧夏貧困地區掛職。
福建省對口支援領導小組幫扶寧夏辦公室林伯英告訴記者,根據福建省長黃小晶“多干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多干起長遠作用的事”的指示,福建把科技扶貧,支教、支醫作為幫扶重點,每一個到寧夏視察的國家領導人都視察過福建援建項目。
作為首批國家部門績效評價四個試點之一,國務院扶貧辦將對扶貧工作績效監測和評價。以結果為導向的評價體系,或會成為實行行政問責制的前提和基礎。
國務院扶貧辦國際合作與社會扶貧司司長吳忠介紹說,2008年扶貧工作有兩個突破:中央財政投入規模單年增加最多,達160億元;第一次由國務院13個部委聯合下發“整村推進”的扶貧文件,形成攻堅合力。
吳忠強調“大扶貧“的概念,包括貧困的標準提高,對象擴大,內涵延伸,手段豐富。強調發展,強調扶貧的非收入內涵;兼顧貧困人口的基本生存所需、教育、醫療;除資金和物質外,發揮人力、信息等作用等。正在啟動的扶貧志愿者計劃,將會動員城市里醫生、教師、各類科技人才到貧困地區從事2年左右的志愿扶貧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