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孩子跟90年代的孩子不一樣,90年代的孩子跟現在的孩子又不一樣了?!庇?0多年教育工作經驗的枝江一中校長董云向記者感慨,“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6個人圍著一個人轉,在成長中沒有環境讓他們學會分享,自我的中心意識很強?!?/p>
他舉例說,“就比如換座位,有的同學坐上一個他自己覺得好的座位,輪換的時候就不肯走了,‘我就要這個座位’。在家的時候,他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他以為這是在他家里。我們的老師,每一項管理工作都得小心翼翼。”
受此影響的,顯然不只“管理”一端。
覃瑤逝去后,包括覃瑤好友在內的許多人在覃瑤的空間上留言,“覃爸爸覃媽媽,不要太傷心,我們都是您的女兒?!?/p>
這種多少帶有些安慰性質的話,顯然無法和失女之痛相比。謝鳳娥在博客中寫道,“你把媽媽的天捅破了”,“媽媽不知道怎么繼續生活”。
一位來自馬鞍山的母親留言:“你我都是苦命人!2007年3月3日,一場意想不到的事故奪走了我的兒,和你的瑤兒一樣,14歲……我們響應國家計劃生育號召,可這個社會又是怎樣給獨生子女創造安全、健康、快樂的環境呢……作為母親的我,現在唯一能幫兒子做的,就是在他生日這一天,去郵局以他的名字給市福利院的孩子們捐上一筆慰問金……”
來自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官方網站中國人口網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8000余萬獨生子女家庭。
近期曾有一項調查顯示,全國每年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和3000名大學生非正常死亡。
他們本是父母的唯一寄托,是家庭的全部希望。然而,一場意外,卻可將這寄托與希望全部奪走。為人父母者,面臨著全失全有的傷痛與尷尬。
國家人口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曾表示,8000多萬獨生子女家庭,是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形成的特殊家庭類型,由于這些家庭抵御風險能力的特殊性,子女意外傷殘死亡將給這些家庭帶來尤為突出的痛苦和困難,比一般家庭更需要經濟上的扶助、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照料。
在今年4月9日召開的全國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試點工作會上,國家人口計生委宣布,2008年年內,中國將全面實施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幫助全國8000多萬獨生子女家庭抵御“生育風險”。
在此前的2007年8月,中國就已正式出臺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也稱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并在全國中、東、西部地區10個省市試點。試點的主要內容是對獨生子女傷、病殘或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養子女的夫妻,滿49周歲后,按規定條件由政府給予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或10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復為止。(記者 唐勇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