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濟學家茅于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廉租房應該是沒有廁所的,只有公共廁所,這樣的房子有錢人才不喜歡。”這句話在網上激起千層浪。有網友認為,茅于軾的建議是杜絕富人入住廉租房的最佳辦法;也有網友認為,窮人也有享受獨立廁所的權利(《信息時報》3月19日)。
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都是政府照顧城市困難人群的,但許多本不屬于照顧對象的富人也加入了“分蛋糕”的行列。這種現象不僅侵占了窮人的利益,也嚴重危害了政府的惠民政策。我們不懷疑茅于軾的用心是良苦的——經適房和廉租房里不設廁所,要方便就必須到公共廁所去,一些富人就會因為這種不方便而放棄爭奪經適房和廉租房,政府的惠民政策就會不打折扣地惠及需要照顧的人群。但這種做法能湊效嗎?富人們爭取廉租房,是不是就沖著廁所來的呢?
首先有必要分析一下,那些瞞天過海用盡各種手段把經適房或廉租房弄到手的富人,是不是就是為了自行居住。回答是否定的。富人們并不缺少舒適的住房,他們把經適房和廉租房弄到手,就是為了當成一種生意做,或轉手倒賣,或長期出租或轉租,用于牟利。據報道,某市興建的經適房,每套比市場價低20萬,但政府要求符合購買條件的居民必須一次性全款購買,不能按揭,這就擋住了許多困難居民的買房之路,許多富人乘虛而入。這邊買過,那邊賣掉。這種現象在很多城市都存在,一些富人甚至就把這當成了一條賺錢渠道。
富人們光買或光租卻不住,他們或租或賣,這些房最終還會流入困難人群的手中。可以說,讓經適房和廉租房不設廁所,最終會給窮人帶來不便。它唯一能產生的作用就是減少了面積,減少了富人的倒賣成本,而絲毫不影響富人的倒賣沖動與行動。可對于真正購買入住的困難人群來說,受害卻是最大的。許多低收入人群特別是特困戶家庭中,不少都是老人甚至殘疾人,購買經適房或租住廉租房,圖的就是生活質量的提高,在政府的支持下,能夠像富人們住的一樣方便。而廁所問題又是方便之本,住進了新房卻還要跑公共廁所,哪來的方便?換句話說,如果要以犧牲困難戶特困戶的民生利益為代價才能防止腐敗現象的話,那么這絕不是什么“絕招”,分明是一種“懶政”思維。
防止富人們爭奪經適房和廉租房是政府的責任,而不是困難群眾的責任,更不是困難群眾犧牲自身利益交換的事情。好事就要做好,要杜絕這種現象,還是應該多從制度上入手,把好審批關。從某種意義上說,茅于軾提出的這個建議,更像是對公權部門執行制度乏力的一種反諷,更值得相關部門反思。由此可以想像,富人爭奪窮人福利的問題已經到了何其嚴重的地步。要把這個問題解決好,并且能夠更好地保護困難群體的利益不受傷害,這才政府部門應當好好思考的問題。(信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