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2015年中國城鎮人口將突破8億 勞動力現拐點 不漲薪難覓勞動力 -證監會:盡快推出符合國情需要的創業板 滿足創新型企業融資需求 -建設部:廉租房2010年覆蓋低收入住房難家庭 解決1000萬戶住房難 -母豬保險8月15日辦理 保額千元保戶只付12元 將建豬肉儲備制度 -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將連漲3年 工人漲工資須建工資協商機制 -央行透露籌建存款保險公司計劃 銀行案件責任追究擬建賠罰制度 -發改委部署主要食品價格及收費專項檢查  -中國每10人中1.3人有慢性病 已建立1865個城市醫療救助試點  -商品房產權登記醞釀巨大變革 預售房將可登記 近半土地被囤積 -肉禽蛋菜價格均不同程度上漲 廣州等9市動用2800萬緩解肉價壓力
行業性漲價的疑云:正常市場行為還是串謀抬價?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03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先是方便面,再是中式快餐,近期的食品漲價事件,背后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由行業組織主導,由企業共同執行。這種漲價行為的特征已經引起了消費者、法律人士、經濟學家的質疑,并已經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注意。

在一周前有律師公開向國家發改委反映這種集體漲價涉嫌違反價格法后,國家發改委也在昨天要求立即組織開展主要食品價格和相關收費專項檢查,并對經營者之間串通或者通過各種方式合謀漲價的行為進行嚴厲查處。

這次的一系列食品價格上漲事件,究竟是正常市場行為,還是具有行業串謀性質的抬價,記者對上述各方進行了詳細采訪。

□記者調查

漲價伴隨行業性會議

記者昨日在超市看到,統一、康師傅、華龍等品牌的部分方便面價格均已上調。而在此次漲價前,方便面企業曾召開過三次工作會議。

而快餐漲價的消息,也是從類似的行業性會議上傳出。7月28日,中國快餐聯盟的成員包括馬蘭拉面、和合谷、麗華快餐、大娘水餃等20多家中式快餐企業高層聚首北京。一些企業高層首次表態,從8月起,餐廳的部分產品將開始提價。

記者發現,目前和合谷中友店已經上調了東坡飯、魚香飯、咖喱飯的價格,調價幅度為1元,該店工作人員昨日向記者表示,上述3種產品的分量并沒有變化。

大娘水餃連鎖店也已開始漲價,含肉的產品普遍上漲了0.5-1元。麗華快餐也已完成了提價,每樣產品平均上漲了1元。

□律師質疑

集體漲價涉嫌違反《價格法》

眾多食品行業“齊步走”漲價的現象引發了消費者的不滿和質疑。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寶昌質疑“方便面集體漲價”涉嫌違反價格法,并于上周五向國家發改委主任信箱致函,希望發改委對其合法性給予認定。

邱寶昌指出,自1998年5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14條明確,經營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此外,為制止價格壟斷行為,促進公平競爭,國家發改委2003年6月發布了《制止價格壟斷行為暫行規定》,將5種行為列為價格壟斷,其中就包括經營者之間不得通過協議、決議或者協調等串通方式統一確定、維持或變更價格。

“我質疑的不是方便面漲價,而是其漲價的方式是否合法。”邱寶昌向記者表示,目前糧油等原材料價格都在上漲,方便面的價格是市場化的,企業因成本上漲提價也是正常的。但像這樣由行業協會協調,占市場份額95%以上的企業參加,統一討論漲價的行為,涉嫌違反《價格法》等相關規定,更涉嫌損害消費者權益。

□企業回應

漲價源自成本并非聯盟

“方便面企業是根據自己成本的漲幅各自決定漲價的,并不存在價格聯盟。”天津頂益國際食品有限公司總經辦一位負責人解釋說,在7月26日幾家方便面企業統一調價之前,康師傅在7月1日就已經率先增價。

上述負責人表示,成本上升是康師傅方便面提價的主要原因,因為最主要的原料棕櫚油和面粉價格都有大幅的上漲,其中,5月份棕櫚油的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64%。

那此前方便面企業召開的三次工作會議是否成了“價格協調會”?世界方便面協會中國分會事務局局長孟素荷此前向媒體表示,今年以來,業內曾召開過三次工作會議,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糧油價格大幅度上漲給行業造成的壓力、產品“瘦身”引發的爭議等熱點話題,但沒有一次會議是專門談論價格問題,卻被誤解為“價格協調會”。

北京和合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我們企業沒有串通抬價。”

□行業協會

漲價行為與行業協會無關

據中國烹飪協會、新聞發言人邊疆昨日向記者介紹,今年上半年,原材料漲價對全國食品行業帶來的成本上漲均值約為3%。他表示“這只是一個平均值”,并沒有透露快餐業成本上漲的相關數據。

中國烹飪協會下屬機構中有一個“快餐專業委員會”。記者在其網站上看到,北京和合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江蘇大娘水餃餐飲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快餐企業的領導均是該委員會的成員。

記者昨日致電中國快餐聯盟秘書處,其工作人員表示,該聯盟只是一個網站,并非行業協會。記者在該網站上看到,該聯盟成立于2005年3月,北京和合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麗華快餐均是其執行理事單位。

邊疆表示,和合谷等快餐企業的漲價行為和“快餐專業委員會”沒有關系。漲價是企業的自主行為,協會不便干預,也不會針對此事采取行動。但如果存在聯合抬價行為,則是不正當的。

□政府部門

發改委仍未界定漲價性質

方便面、快餐企業是否涉嫌串通操縱價格?8月1日,記者就此致電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監察司,其工作人員表示:“現在不好說。”

記者隨后致電全國統一的價格舉報熱線12358,工作人員解釋說:“如果接到消費者舉報有企業涉嫌串通抬價,我們會進行記錄,然后向上級領導反映,上級領導會把線索送達相關價格主管部門,再由該部門依據《價格法》進行調查。”

不過,作為價格主管部門,國家發改委對串通漲價的行為已經給予了明確的態度。

7月30日,國家發改委曾發布通知,明確“經營者或者行業組織不得以會議紀要、協調價格、價格聯盟等形式串通定價、聯合提價”。

而昨天國家發改委又專門對近期物價問題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價格主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主要食品價格和相關收費專項檢查。對經營者之間串通或者通過行業協會、中介組織,以協議、決議、會議紀要、協調、口頭約定等方式合謀漲價的行為將嚴厲查處。

國家發改委表示,去年四季度以來,受全球糧食減產的影響,國際市場糧價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從而帶動國內糧食、食用植物油、生豬等產品價格的上漲,引起了全社會普遍關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供求關系和成本變化,商品價格出現一些波動是正常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一段時期,個別行業協會組織企業協調價格,有的企業相互串通、合謀漲價,個別經營者囤積居奇、哄抬價格,還有的制造漲價謠言。這些行為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價格秩序,影響了社會穩定和人心安定。

“發改委下令開展食品價格專項檢查,是對廣大消費者及我本人質疑的及時回應。”對此,邱寶昌向記者表示:“在市場價格出現異常的時候,就需要政府出手干預。”

□經濟學家

企業聯盟易形成價格壟斷

“市場經濟的核心是公平競爭。參與市場者只能是價格的接受者,不能是價格的制定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劇錦文表示,企業因原材料上漲提高產品的銷售價格是一種正常的經營過程。但是如果占市場較大份額的企業聯合、串謀漲價,那就形成了價格壟斷。

企業漲價的理由均是“成本上漲”。上半年我國的糧油價格也的確在上漲,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糧食價格同比上漲6.4%,肉禽及其制品上漲20.7%,蛋價上漲27.9%。

上半年的糧食價格上漲是否會快速地傳導到食品加工企業?曾經到某知名方便面加工企業進行考察的劇錦文介紹,國內大的方便面加工企業一般都有自己的面粉廠,都是現購小麥加工面粉,不會有大量的存糧,受糧價上漲的傳導應該是比較明顯的。

他表示,目前我國的方便面行業整合度比較高,統一、康師傅、華龍、白象等品牌的市場占有率比較高。如果這些企業形成價格聯盟,串謀抬價,很容易形成價格壟斷。但是我國目前尚未出臺《反壟斷法》,很難界定其行為是否構成壟斷。

□律師呼吁

《反壟斷法》亟待出臺

占市場份額多少的企業聯合抬價即構成操縱市場價格或者是壟斷價格?“目前我國相關法律對此并無明確界定。”北京市北元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勇同樣呼吁盡快出臺《反壟斷法》。

張勇認為,中國現階段的市場化是不充分的。協會的身份也非常微妙,很多協會都帶有半官方的性質。在這個過渡階段,所有的行業、企業多希望將行業、企業的利潤最大化,一些協會又可能因為利益等原因跟企業合謀,一旦出現原材料上漲等情況,企業就會借機抬價。

“在法律缺失的情況下,現在我們更多的是依靠公眾和輿論的討伐。但逐利是商人的本性,我們不能寄希望于以道德標準要求企業,必須盡快出臺《反壟斷法》。”張勇說。

邱寶昌也對記者表示,無論這些企業占據多大市場份額,也不管這些企業規模大小,只要是串通抬價,都是法律不允許的。(趙艷紅 謝秋爭)

來源: 北京商報

圖片新聞:
杭州錢塘江潮水卷走30多人 22人獲救11人失蹤
中國極端氣候將越來越頻繁 7月來發生8起罕見極端氣候事件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投資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車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