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首頁 中國發展門戶網 中國科學院院刊
趨勢觀察:生命科學領域倫理治理現狀與趨勢
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在為人類社會帶來福祉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倫理風險與挑戰。如何開展系統性的科技倫理研究,推動科技倫理治理體系的構建已成為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萍紓惱硌芯恳渤蔀樨炌ㄗ匀豢茖W、技術工程科學、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交叉、綜合、復雜的智庫問題。運用智庫雙螺旋法這一智庫理論方法對科技倫理研究框架、過程、邏輯進行論證,并以生命科學和醫學倫理研究為案例進行分析,為科技倫理研究提供具有匯聚融合交叉特點的方法論創新。
2022-06-20 10:31
生命科學是 21 世紀發展最為迅速的學科領域之一,其新成果、新技術不斷涌現,為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進步。同時,由于直接與“生命”密切相關,倫理問題也受到廣泛關注,甚至誕生了專門研究生命科學領域人類行為道德哲學和倫理規范的學科——“生命倫理學”。本文關注生命科學領域的熱點突破及其引發的倫理問題討論,簡要梳理各國涉及生命科學相關倫理問題的法律、法規、指南等治理規制,通過研判我國在生命科學領域相關倫理體系建設和舉措,針對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提出關于我國生命科學領域倫理治理的思考和建議。
2021-12-31 16:53
文章通過收集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韓國、俄羅斯共 7 個國家 22 個未來產業發展規劃,對未來產業的概念、特征、戰略意義和趨勢進行分析,詳細研究了這 7 個國家未來產業的部署,總結了各國發展未來產業的經驗,并對我國發展未來產業提出 3 點啟示:未來產業發展應上升為國家戰略并統籌編制我國未來產業發展規劃與路線圖,中國科學院等智庫應針對未來產業系統開展研究,以及加大對未來產業關鍵技術研發布局力度。
2021-12-31 16:36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對世界各國的人口健康、經濟、社會、安全等方面,以及全球化進程都產生了災難性的影響,同時也對全球科技發展提出了新的重大創新需求。應對世紀疫情的挑戰,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等科技強國及歐盟都不斷嘗試利用科技創新轉“?!睘椤皺C”,積極在前沿技術、數字經濟、生物技術與生物安全、氣候環境等領域進行戰略布局,加快促進經濟復蘇。
2022-01-04 10:18
截至2021 年,美國一共獲得了400 個諾貝爾獎,在世界科技強國中遙遙領先。而美國的眾多研究型大學和國家實驗室的基礎研究水平也始終引領全球,成為美國作為世界科技強國及其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石。
2022-01-04 15:34
我國制造業雖然規模較大,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大而不強、創新能力弱、對外依存度高、創新體系不完善等問題依舊突出。美國先進制造業的發展為我國推進制造強國建設提供了有益借鑒。
2022-01-04 10:41
回顧40來年的生物技術發展史,從試管嬰兒到胚胎著床前診斷與篩選,從干細胞研究到克隆技術,從合成生物到基因編輯胚胎,諸多新興生物技術的誕生與應用皆引起廣泛且反復的社會關注和倫理爭議。這些新興生物技術的產生源于社會發展對于科技進步的巨大需求,同時也會對社會文化、倫理價值觀等帶來沖擊,并推動相關規則的改變和制度的重新安排。
2022-01-04 16:51
伴隨著數字化轉型和數字中國的建設,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的數字世界正在誕生。歷史地看,數字塑造了我們對世界和人類自己的認知。數字化轉型將進一步拓展人類的認知空間和認知手段,釋放生產力,改變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然而,數字化世界中的人和物的虛擬性與“脫域”特征,引發了數字世界的倫理問題,因此亟待建構和完善數字世界的倫理秩序。
2022-01-04 10:57
人工智能(AI)是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核心,但也為倫理道德規范和社會治理帶來了挑戰。文章在闡釋當前人工智能倫理風險的基礎上,分析了當前對人工智能倫理準則、治理原則和治理進路的一些共識,提出了以“共建共治共享”為指導理論,逐漸建設形成包含教育改革、倫理規范、技術支撐、法律規制、國際合作在內的多維度倫理治理體系等對策建議。
2022-01-04 11:28
以 CRISPR 為代表的基因編輯技術已經成為生命科學領域重要的顛覆性技術之一。隨著研究和應用不斷深入,尤其是該技術用于人類基因的編輯之后,相關倫理問題探討甚囂塵上。目前,全球約有30 個國家制定了直接或間接禁止所有臨床使用基因編輯技術的立法。
2022-01-04 16:59
2021-09-23 08:53
2021-05-12 10:15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科技創新”成為高頻詞匯?!睍缫暱萍糃EO印奇分析,產業數字化將成為未來科技創新的風向標,人工智能(AI)與物聯網(IoT)的融合,則將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成為未來10年最大的創新機遇。
2021-03-23 08:52
9月11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鄧宏魁研究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吳昊研究組以及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陳虎課題組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了題為《利用CRISPR基因編輯的成體造血干細胞在患有艾滋病合并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長期重建》的研究論文。這意味著中國科研人員首次完成基因編輯干細胞治療艾滋病和白血病患者。
2019-09-14 10:17
中國網3月11日訊 11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副部長李萌、戰略規劃司司長許倞、政策法規與創新體系建設司司長賀德方、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司長張曉原就“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萍疾坎块L王志剛談到,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等,它帶來的是在工具方面、在能力方面的進步和延伸,或者新的一種貢獻,但同時,生物識別,對你的聲音、對你的臉都看得清清楚楚,會不會有隱私問題?科技部很關注,已經出臺了一些規定,今后還要進一步研究出臺相關制度規范進行引導、進行約束。
2019-03-11 14:26
《生物醫學新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條例》征求意見,3月27日截止;根據《條例》規定,今后,基因編輯等生物醫學新技術進行臨床研究和廣泛應用前,或必須經行政審批?!稐l例》頒布前,已在開展生物醫學新技術臨床研究的,應當按照《條例》規定在6個月內完成臨床研究項目申請與審查。
2019-02-28 09:04
全球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這個爆炸性的消息未及在社會上產生巨大反響,首先在醫學界、生物學界引起了強烈質疑。
2018-11-27 11:11
基因編輯是指對目標基因進行刪除、替換、插入等操作,以獲得新的功能或表型,甚至創造新的物種。作為生命科學發展迅速的重要研究領域,基因編輯技術的開發及應用使得生物體的遺傳改造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與廣度,為解析特定基因的功能立下了汗馬功勞。文章對當前基因編輯相關技術,及我國在基因編輯領域存在的挑戰及機遇進行概述,以增進對該技術體系的整體認知,幫助更好地尋找該領域新的突破點。
2018-11-16 17:15
合成生物學的快速發展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合成生物學的工程特性賦予其“設計”和“重構”的實踐內涵,人為設計的生命得以加入傳統的以??DNA?為基礎的生命進化進程,進而引發了一系列安全風險和倫理問題。文章探討了合成生物學發展歷程中的標志性事件所引發的倫理爭議,剖析了合成生物學面臨的安全風險、倫理困境及其誘因,在借鑒歐美國家監管機制的基礎上,提出我國合成生物學倫理監管的思路。
2018-11-16 17:13
歐洲日前首次批準利用基因編輯技術試驗治療β型地中海貧血,這種遺傳性血液疾病也因此成為歐洲第一種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治療的人類疾病。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臨床上唯一能夠根治地中海貧血的方法,但找到相匹配的異體捐贈者較難,而且所需費用昂貴。
2018-05-09 16:58
行將邁入人工智能時代,我們仍需謹慎界定人機之間的關系格局。國務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規、倫理規范和政策體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評估和管控能力”。未來,應通過對人工智能相關法律、倫理和社會問題的深入探討,為智能社會劃出法律和倫理道德的邊界,讓人工智能服務人類社會。這也是世界范圍內的一項共識。
2017-08-23 11:07
7月5日,北京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經權威機構鑒定,該公司培育的比格犬“龍龍”與世界首例基因編輯疾病模型犬“蘋果”同一認定幾率大于99.99%。
2017-07-06 15:27
3月20日,廣醫三院胚胎實驗室人員詹少泉在顯微鏡下撿出患者捐贈的卵子。3月1日,這項科研成果在國際期刊《分子遺傳學和基因組學》上發表,這是全球首篇關于CRISPR技術在人類二倍體胚胎中應用的描述。
2017-03-22 09:27
據共同社7月1日報道,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及實驗動物中央研究所(位于川崎市)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30日的美國科學雜志《細胞-干細胞》上發文稱,使用能有效改變遺傳基因的“基因編輯”技術,成功產下了無免疫力的小型狨猴。做動物實驗時雖經常使用破壞基因的小鼠,但迄今在靈長類動物的情況下,想讓特定基因失效較為困難。
2016-07-01 09:57
版權所有: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