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6日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同意,批準武漢城市圈和長沙、株洲、湘潭城市群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批準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通知》,12月14日下發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湖南省人民政府。
《通知》指出,推進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圈綜合配套改革,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各自實際出發,根據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要求,全面推進各個領域的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突破,大膽創新,盡快形成有利于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切實走出一條有別于傳統模式的工業化、城市化發展新路,為推動全國體制改革、實現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抓緊組織研究制定實施方案。盡快將方案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國務院批準后實施。
中部國家改革試驗區新在哪里
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日前正式批準武漢城市圈和長沙、株洲、湘潭(簡稱長株潭)城市群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是繼成渝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后,我國在中部地區布局的改革試驗區。新的試驗區與以往的試驗區有著不同的試驗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十分重視通過重點地區“先試先行”的試驗探路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并把它提升為國家戰略。武漢市社會科學院中部崛起研究中心主任吳永保說,實踐證明,一個區域的發展需要有“增長極”,在促進中部崛起的戰略實施過程中,關鍵也在于以點帶面。
吳永保認為,將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作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提高中心城市的競爭力、輻射力和帶動力,增強城市群整體承載力,將有助于在中部地區通過中心城市帶動形成若干局部經濟功能區,通過疊加效應促進整個區域經濟功能區的形成。
武漢市政府副秘書長唐惠虎說,與以往的改革試驗區大都在同一個行政區劃范圍內進行不同,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將在9個平等的行政區劃范圍內進行,長株潭城市群也是由三個獨立的城市所構成。
近年來,中部地區紛紛打造城市群,在謀求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產業發展與布局一體化、城鄉建設一體化、區域市場一體化、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一體化都邁出了可喜的步伐,市場融合的“聚群效應”也初步顯現出來。但是,融入一體化的體制機制障礙仍然存在。例如,圈內城際高速公路收費、跨城公交遲遲沒有進展,通信同城收費、統一區號久談不妥等。
在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進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目標是要明確城市圈(群)內部各城市的職能定位,建立分工協作機制,實現優勢互補、互動發展;提升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和服務功能,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積聚和輻射能力,在更大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湖北省發改委副主任肖安民表示,“兩型社會”意味著徹底改變發展思路。今后無論是探索新型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道路,還是消除城鄉和區域發展中的體制性障礙和結構性矛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都是大前提。
武漢市經委有關負責人也表示,試驗區內城市土地資源今后將更加強調投資強度,而排污總量指標控制趨嚴將加速產業優化和結構改善,以耗費資源、環境為代價的高耗能、治污企業將遭到限制甚至取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