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阜陽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
“時間花在了大量采集標本上”
2008年5月6日,就阜陽市衛生部門在此次疫情中所做的工作,該市衛生局副局長嚴偉、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萬俊峰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的專訪。其間,嚴偉激動地說:“我們從沒想隱瞞什么,從沒想向國家、公眾和媒體遮掩什么”;萬俊峰則表示:“我們要從非典、禽流感、還有2004年的大頭娃娃事件中吸取教訓,阜陽這個環境太敏感了。”
中國新聞周刊:3月29日,有醫生向院方和市衛生局匯報3位幼兒迅速死亡的情況。但3月31日,市衛生局才向安徽省衛生廳上報。為什么上報是在兩天后?
嚴偉:我們29日接到報告當天,市衛生局就組織了分析會,與會者是本市呼吸病科、小兒科、傳染科的專家——他們曾在2003年參與了SARS的防治工作。第二天,我們組織這些專家又召開了一次會議。
當時我們排除了流感等常見病毒,認為可能是發熱引起的重癥肺炎,但不能確定。所以3月31日,我們向省衛生廳提交了書面報道,請求技術支持。這是市衛生局第一次向省衛生廳上報此次病情。
中國新聞周刊:31日異常情況上報省衛生廳后,為什么在兩周后的4月15日,省廳才向衛生部求援?
嚴偉:31日向省衛生廳上報后,當晚,相關領域的5位專家就趕到了。他們都是省里流行病學臨床領域的頂級專家,對當時的臨床病例做了分析,還有流行病學分析。確定是否為傳染病,關鍵在于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病例間的關聯性也很重要——這不像公眾想象的那么簡單。我們在這十多天的時間里,走遍了患者的家庭所在地,試圖在患者之間找出關聯性,但始終無法找到。
中國新聞周刊:有報道說4月4日,一例死亡患兒家長就同意了捐獻遺體,第一例標本是這個時候拿到的嗎?
嚴偉:不是。4月5日17:30,就標本采集的一系列問題,省疾控中心任軍主任召開會議。首先,這必須獲得患者家屬同意;其次,必須保證操作安全性,操作的一系列過程都需謹慎。5日晚,省疾控中心檢驗科科長和市里的病毒專家,才完成了首例死亡患兒標本取樣。
標本分為兩份,一份留在市里,市里專家們做細菌學檢測;另一份送到省里做病毒檢測。
后來,省里派來第三批專家,這時候衛生部的專家也參與進來,大家一致要求大量采集合格標本。于是,我們開始搜尋所有病人的血液、糞便標本,盡可能多。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沒有大量合格的標本采集,就無法做實驗室檢測,從而無法弄清病因、病源。也正因為這個大量的采集送樣、檢測過程,我們花費了一段時間。
病因遲遲查不出,說實話心里很急,對公眾沒有交代。作為行政人員,我們從來沒想過要去隱瞞。這一個月來,我們的工作經得起調查和時間的檢驗。
中國新聞周刊:阜陽其他官員曾對媒體表示,該地區沒有出現過手足口病疫情,沒有經驗,所以導致檢測遇到了困難。阜陽到底有沒有發生過手足口病?
嚴偉:它是一種常見病,只是以往大都是輕癥,沒有引起一般醫生的重視。以往的那些手足口病,也無法判定是否由EV71病毒引起。
中國新聞周刊:安徽省的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時《阜陽日報》對他們的說法有誤解之處——沒有發布他們懷疑手足口病的消息。事實是這樣嗎?
嚴偉&萬俊峰:對這次手足口病的研究,專家組的意見也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當時15日送給市里媒體刊發的結果里,的確沒有提到手足口病,當時也缺乏證據。外界說我們隱瞞,沒有的事。我假如當時就把一些不明原因的死亡病例向社會公布,那才會引起更大的混亂。
中國新聞周刊:針對此病的預防與治療,市里還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嚴偉:除了在全市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還有對全市5歲以下兒童建立健康檔案。鄉村兩級衛生干部實行“一包一戶”責任制,平均下來每位鄉村干部負責十幾個孩子,每天都進行巡查,一旦發現不明原因發熱,立即送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