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中止發行(關鍵詞之二)
八菱科技,一家原本名不經傳的公司,卻在2011年登上了各大財經媒體的版面。
2011年6月7日,八菱科技一場再普通不過的網下發行路演,卻成為了A股歷史上頗具意義的里程碑。當日晚間,有媒體最早報道了南寧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網下發行時,因提供有效報價的詢價對象只有19家,沒有達到20家的最低要求,導致發行被迫中止,成為A股史上的首例。
隨后,八菱科技中止發行事件引來了市場一片嘩然,大量媒體跟進報道。雖然從事后主承銷商民生證券的答復來看,八菱科技中止發行只是一次技術上的失誤,但該事件傳遞出的象征意義已經取代了追求事件本身真相的重要性。
在投資者看來,這一事件標志著處于弱勢的投資者在與發行人爭奪定價話語權時獲得了一次重要的勝利,長期被擠壓的一口怨氣得到了紓解。而在投行業界,該事件卻引發了一場圍繞著“詢價時必須滿足20家詢價機構”這一門檻的爭論,以及對股市慘淡環境的抱怨。
此后,資本市場甚至出現了對新股發行將由“破發潮”向“中止潮”惡化的擔憂,無疑給作為主承銷商的投行敲響了警鐘。
事實上,在市場喧嘩過后,投行確實加強了對八菱科技事件的反思。據記者了解,不少投行在八菱科技事件后都加強了對詢價機構的關系維護管理,在資源和人力上都加大了投入,甚至一些投行為此設置了專門的崗位。
雖然從其后的發展來看,“中止潮”并沒有出現,即便是八菱科技時隔幾個月后重新發行也頗為順利,并成功上市。但是,八菱科技事件的余波仍未平息。在此后的一段時間里,投行在承銷發行時罔顧投資者利益的做法受到了懲罰,失去了詢價機構的信任,更導致了詢價機構在報價時時常出現集體大幅度砍價的行為。
目前券商投行在八菱科技事件后確實吸取了教訓,其后的補救措施也初見成效。但是從本質上看,投行轉變思維角度的做法并非主動行為,而是迫于市場環境不佳和詢價機構杯葛下的一種應急行為。一旦資本市場行情出現好轉,投行重拾“老本行”的可能性非常高。
“投資者才是投行的衣食父母!”某投行人士在八菱科技事件后不禁感嘆道,如果投行業內不能從根本上認識到這一點,新股中止發行絕不是僅屬于2011年的特例。
烏龍招股書(關鍵詞之三)
如果要評選2011年最具娛樂精神的券商投行事件,那么由海通證券鬧出的烏龍招股書一事定能奪魁。
2011年11月21日,在海通證券推薦道明光學上市保薦書上,姚記撲克竟然成為了上市主體。這個“低級錯誤”被視為證券業界最大的笑話,而姚記撲克早已經在今年8月份登陸A股市場。
事實上,在招股書上鬧出笑話的證券公司絕非海通證券一家。今年以來,已有多家保薦機構在上市公司的招股書中鬧出一些“低級錯誤”。更為重要的是,這一系列事件反映了許多券商投行在內部審核上存在著不小問題。
從招股說明書的撰寫流程上看,套用其他上市公司招股說明書的模板是券商投行業內較為普遍的做法。客觀地說,招股書從結構上來看可謂大同小異,如果要求投行項目組人員每次做一個新項目時,都將幾萬字到十幾萬字不等的招股書重新敲打出來也并不現實。
因此,在撰寫招股書時套用其他模板并不可怕,而真正可怕的是一份有差錯的烏龍招股書竟然能夠通過項目組、保薦代表人和內核部門的層層把關,并最終作為信披公之于眾。
烏龍招股書一事折射出的是一些投行在內核上的草率,以及一些保薦代表人職業操守的缺位。該事件還引發了業內對于“投行是否具備資格撰寫招股書”的激烈討論,有業內人士甚至提出不應該再由投行撰寫招股書,而應該由更為嚴謹的律師事務所來執行。
不僅如此,券商投行頻頻出現的問題也引起了監管層的高度重視。2011年12月份監管層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宣布,監管部門下一步將完善保薦制度,盡快推出《保薦業務內部控制指引》,還要研究制定律師事務所從事保薦業務的細則。
2011年出現的多起烏龍招股書事件,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投資者和監管部門對券商投行在保薦過程中職業能力的質疑。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事件對于推動我國上市保薦制度的進一步改革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可以預見未來的改革也必將給資本市場的制度完善提供新的助推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