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行業確實出力了!五大集團不愧是中央企業!”作為主要污染物的二氧化硫排放從多年攀升至今出現“拐點”,國家環保總局總量控制辦公室副主任劉炳江十分感慨。
日前公布的污染物排放統計公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減排成效顯著,在火力發電量增長18.3%的情況下,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了5.2%,抵消了其他行業二氧化硫的排放增量。電力行業是如何做到減排的?日前,記者隨中華環保世紀行采訪組,走訪了五大電力集團之一的華電集團。
上大壓小帶來減排高收益
“在電力供需基本平衡的形勢下,國家希望強調的不再是規模上的躍進,而是對節能減排的重視,我們也是這么做的。”華電國際總經理陳建華這樣表示。
此言不虛。截至今年6月底,華電集團供電煤耗降至349.86千克/千瓦時,累計建成投產脫硫機組93臺,容量2851.5萬千瓦,形成了146萬噸的削減能力。
鄒縣電廠有驕傲的資本,擁有兩臺國內第一批的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不僅讓電廠實現了規模上的跨越,更重要的,超超臨界機組帶來的高效節能,給鄒縣電廠的節能減排工作加了不少分。“節能減排根本還是得少燒煤呀。” 鄒縣電廠黨委書記曹偉說得非常實在。
上大的同時,壓小也成了華電集團上下的共識。2007年1月29日,華電集團與國家發改委簽訂了“十一五”關停小火電機組78臺484.5萬千瓦的責任書。集團公司總經理曹培璽告訴記者,“我常說,國家現在要求上大壓小,雖然有壓力,可也是機遇。過幾年要是只讓我們壓小不再上大,到時候會更困難。”
“上半年全國關停的551萬千瓦中,五大集團就關了450萬千瓦。”中國電力聯合會秘書長王永干這樣說。
不能任由小火電與環保大機組搶食
機組的利用小時數今年預計只有4516小時,華電青島發電廠廠長王文琦一臉苦悶。“上半年就已經虧損3000多萬了。可沒有辦法,跟我們搶食的小機組可不少。”
青島電廠目前4臺30萬千瓦機組只有3臺在運行,一臺機組已經完全淪為備用機組。據業內人士透露,山東自備電廠與小電廠數量眾多,小機組與這些先進環保的大機組一樣發電上網,使大機組的效能難以發揮。
雖然各地都在加大關停小火電的步伐,但是關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雖然自己的企業正在經歷著苦楚,曹培璽卻對小火電企表示了理解。“我們自己關掉小機組,可以在集團內消化,可是地方小火電一關,人員怎么安置、財稅從何而來,確實有很多難題。”曹培璽表示,華電等大的電力集團正通過發電小時置換等方式幫助一些小火電企業,一方面讓污染大的機組停下來,一方面也保證了環保機組運行的負荷率。(人民網記者 孫秀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