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三】信貸資金“騰籠換鳥”入股市?
記者:伴隨著今年年初票據融資額的猛增,股市也出現量價齊升。在這輪資金推動型的行情中,信貸資金究竟發揮了多大的作用?或者說,到底有沒有信貸資金進入股市?
魯政委:信貸資金直接入市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存在也是屬于用信貸資金替代本應投放于實體經濟資金的間接入市行為,因此不存在違規行為,也沒有具體數據來支持信貸資金入市這一觀點。
但是,信貸增長對股市的心理支撐作用不可忽視。例如,基金經理對于央行的降息預期與M1的關注度極大,而后者主要反映的是企業自有資金狀況。信貸的增長為投資者帶來了寬松資金面的預期,這一預計就是推動近期股市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
李慧勇:在今年1月份大約有6600億信貸資金沒能投入到實體經濟。至于6600億中有多大比例資金最終流入股市,可能需要央行更為詳細的數據出籠后,才能計算得出,相信這個情況在2月份肯定也存在。
股市表現由許多方面共同決定,信貸資金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企業將信貸資金通過“騰籠換鳥”的手段進入股市本身就蘊含相當大的風險,如果不加以控制,后果十分嚴重。
【焦點四】
信貸升溫CPI為何負增長?
記者:信貸升溫是經濟轉暖的良好跡象,但信貸增長過快會導致通貨膨脹。但目前為什么會存在信貸增長超預期與CPI負增長并存的局面?
魯政委:兩者之間的背離是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的。就信貸增長而言,3月份的信貸可能仍會出現快速甚至超預期的增長,但信貸的高增長是不可持續的。而對于CPI來說,未來6~7月內同比很有可能維持負值。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信貸增長和CPI的背離現象將轉變為信貸增速放緩和通貨收縮并存的局面。
李慧勇:信貸增長和CPI不是同一類型的指標,兩者出現背離的現象很常見。一般來說,CPI往往會滯后于M16到7個月左右,目前CPI的負增長正是由于去年下半年信貸收縮的直接后果。預計CPI會在6月或7月左右見底,但全年仍會維持負增長。
【焦點五】
中小企業貸款銀行擔何責任?
記者:據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前兩月,在國內14家銀行授信額度總規模達4.52萬億的背景下,中小企業授信僅有1956億。這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中小企業依然存在貸款難問題,該如何解決?
魯政委:由于目前國內的銀行已全部實現商業化,這要求商業銀行應以利潤最大化為自身經營要求。在實體經濟存在巨大下滑風險的情況下,盲目期待商業銀行能為信用度較低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是不切實際的。銀行業首先需要避免的是金融系統的崩潰,因此,不能以“婦人之仁”來看待銀行的責任。
站在更具調控主動性的角度來說,管理層改變金融機構的風險預期并不容易,但在基準利率管制的情況下,卻可以通過優化利率結構,從收益角度改善信貸激勵,誘導信貸結構改善。
另外,能改變中小企業信貸環境的是銀行對于宏觀經濟的預期。因此,在非財政擴張領域被激活之前,如果我們能夠期望財政刺激推動經濟反彈的話,唯有依賴財政投入規模足夠大、持續時間足夠長,我國經濟才可望進入持續回暖的通道。
李慧勇:中小企業信用度較低,信貸風險較高進而提高了銀行的監控成本。要改善這一情況,一方面要求中小企業從公司財務報表的完善等方面來增加自身透明度,增加銀行放貸信心;同時,政府也應從多方面對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包括設立專項基金為中小企業作擔保,以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胡俊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