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攬下授信規模3/4
在1月份信貸增長達到驚人的1.6萬億之后,2月份信貸新增依舊維持1.07萬億的高位。銀行資金都涌向哪些領域?為在微觀層面剖析銀行信貸資金的流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今年前兩個月國內14家銀行的公開授信資料進行了統計。盡管授信額度并不等于銀行實際貸款數額,但卻能反映銀行資金的最新動向。而根據公開資料來看,與央行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相比,在操作層面上,銀行信貸結構令一些業內人士感到擔憂。
統計發現,今年前兩個月,國內14家銀行授信額度總規模超過4萬億,達到4.52萬億。其中對地方政府授信3.49萬億,對大型投資項目和大型企業授信1.06萬億。其中,對中小企業授信1956億,僅為總規模的不到1/20。地方政府、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大型投資項目和大公司仍是銀行授信的主要對象,而對中小企業來說,除了工行、中行和農行之外,記者并沒有搜集到其他銀行對中小企業授信的記錄。
以中國銀行為例,該行先后對湖北省、長春市等多個地方政府授信,總計達1.07萬億。但截至本月初,該行為中小企業的授信額度為1000億,為所統計的14家銀行當中對中小企業授信最多的銀行,其次為工行880億元,農行72.4億元。
票據融資所占比重過高也是令業內人士關注的問題。從目前利率水平看,票據融資的貼現率與同期銀行存款利率間存在顯著利差,因此,票據融資可能存在企業的套利行為。而銀行在短期票據融資中存在多少“一筆資金、多次輪轉”的現象,從而使得新增信貸規模摻雜水分,也為業內所關注。目前,來自央行、銀監會的兩路人馬在2月份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摸底。
而對于有多少銀行信貸資金進入股市這一問題,早在一月份信貸數據出臺后便為業內人士所熱議。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實體經濟表現欠佳的情況下,企業貸款所獲得的資金轉為存款甚至投入股市中是有相當的可能性的,只是具體數額無法測算?!?/p>
數據解讀
【焦點一】銀行資金為何主要投向財政項目?
記者:在2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的新增信貸中,票據融資占比為47.3%,較1月份提高了5.7個百分點;中長期貸款占比為35.7%,較1月份提高0.8個百分點。加上由本報統計的國內14家銀行今年前兩個月的授信情況來看,對地方政府和大型項目投資授信比例占了絕大多數,這種情況對刺激經濟增長有多大幫助?
魯政委:據我判斷,中長期貸款主要投向了財政擴張等銀行自認為無風險的項目,而票據(特別是轉入票據)也常被金融機構視為一種無風險信貸,這意味著,本月銀行投放在無風險領域的信貸高達83.0%,較1月份76.5%繼續大幅提高了6.5個百分點。這明確顯示,金融機構目前對非財政擴張領域的信貸謹慎態度絲毫沒有改變。
目前銀行資金并不是全面投向所有經濟領域,而是主要投向財政項目。但目前來看,即使信貸增速持續超預期,也依然無法打消人們對于“安全餡餅”分完之后、信貸就可能出現萎縮的擔憂。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非財政擴張領域被激活之前,要期望財政刺激推動經濟反彈,唯有依賴財政投入規模足夠大、持續時間足夠長,否則,就可能呈現一種“N”形的脈沖式波動。
李慧勇:從目前的情況看,貸款投放的主要渠道依然是票據融資這一方面。但是,考慮到監管部門強調“關注”票據業務之后,一些銀行通過提高定價水平、控制貼現規模以及嚴查真實貿易的背景下,可能使票據融資的總體規模回落。
在中長期貸款方面,盡管相關數據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增長,但與票據融資額相比,增長速度仍顯緩慢??紤]到票據融資的特殊性,預計2月信貸增長部分并未有效流入實體經濟中,因此對經濟的支撐力度相當有限。
【焦點二】信貸狂飆能延續多久?
記者:此前市場普遍預期2月份信貸數據將會大幅回落,甚至出現腰斬,然而最終2月份信貸仍新增1.07萬億。預計這種信貸狂飆突進能否延續?
魯政委:目前來看,在經濟下滑、信用風險上升的背景下,銀行放貸收益不僅未能提高,卻還在持續收窄。為求得風險收益匹配,金融機構的信貸行為只得向低風險領域收縮。
為爭搶無風險的財政擴張項目,金融機構不得不給與最優惠的利率以求進入,由此在第四季度經濟下滑愈加明顯的情況下,其信貸中執行基準利率下浮10%的信貸占比不僅未下降,反倒還持續攀升到了歷史區間的上端;與其同時出現明顯攀升的,則是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100%信貸的占比,這顯示了信用預期風險上升的情況下,只要金融機構認為利差是足以覆蓋風險的,信貸仍可能繼續進行。
李慧勇: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中長期貸款所占的比重將會有所增加,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伴隨著政府投資項目的落實,對中長期貸款的需求會增加;二是在完成了“跑馬圈地”之后,銀行會逐漸把票據融資等低收益資產轉換為中長期貸款等高收益資產;三是國家對票據融資監管的加強將擠出票據融資的水分,使得票據融資規模下降,這也將提高中長期貸款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