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某IT企業校園招聘宣講會上,大學生現場反應激烈。但記者了解到,有些大學生并未仔細思考自己是否適合這些崗位。 實習生 鞠煥宗攝
應屆生職業發展路線不清、自身能力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等是失業主要原因
近日發布的《2009年北京市大學生就業報告》指出,北京市2008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失業或離職量最多的十個專業失業人數占了本科失業量的44.0%。一些看似“熱門”專業的學生,卻成了失業大軍的主體。專家認為,職業發展路線不清晰,專業能力與要求不匹配等,是造成離職率高的重要原因。
十專業失業量占44%
近日,麥可思研究院在京發布《2009年北京市大學畢業生就業報告》。報告指出,北京市2008屆本科畢業生的半年后就業率為88%,較上一年明顯下降。其中,畢業半年后失業量最多的十個專業失業人數占了本科失業量的44.0%,法學、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5專業同時也是上一屆失業最多的專業。該報告的調查覆蓋了北京市本科院校與高職高專院校中的93所,本市2008屆大學畢業生6214人,在北京市就業的2008屆大學畢業生9444人。
教育專家指出,法學、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連續兩年失業最多,這主要由于高校在熱門專業上的盲目設置與擴招,造成供大于求所致。
求職心態影響離職率
同時,部分專業半年后失業量較高,與大學生求職心態有關。找工作時對自身能力和興趣沒有清晰認識,對要從事的行業和崗位沒有大體了解就匆忙應聘上崗;對可提供薪酬寄予很高期望,知道實際薪酬后有一定失落感而毀約。
記者了解到,今年校園招聘中,IT業雖然是招聘大戶,但因計算機專業學生基數較大,因此形勢也不容樂觀。智聯招聘數據顯示,8、9月中競爭指數排在第一的是網絡管理員,268個人競爭1個職位。智聯招聘職場顧問郝健指出,計算機技術本身日新月異,如果自身學習能力不強,很可能因不能適應工作節奏而被淘汰。此外,由于IT、互聯網行業發展很快,學生希望通過跳槽提高薪水和福利,也促使很多學生半年后離職。
從今年的校園招聘看,文科類專業,如企業管理、經濟學、工商管理等招聘的崗位較少。但除制藥業外,其他行業銷售崗位對專業要求不嚴格,如互聯網、機械制造類行業,對銷售職位的專業沒有太多限制,在某種程度上給文科提供了崗位。前程無憂校園招聘高級項目經理楊鐳分析,管理類專業學生找工作時競爭力不強,申請的職位與專業不相關,再加上職業發展路線不清晰,專業能力與要求不匹配,是造成離職率高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