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平 張牡霞
與房地產行業有著密切聯系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在這一波房地產調控風暴中成為關注焦點。房地產調控是否會減少土地出讓收入,直接導致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減少,進而降低地方財政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的償還能力?
為防范相關風險,中國銀監會已經明確要求商業銀行在6月末前全面完成對地方融資平臺的清理工作,要求在6月末以前,所有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必須打開項目“資產包”,解包還原,銀行進行專項摸底清查。
地方融資平臺負債增速不減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日前透露,截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余額為7.38萬億元,同比增長70.4%。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負債規模今年仍然沒有剎住劇增的勢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部長魏加寧表示,今年前幾個月的銀行新增貸款中,有約40%流向了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
有調查顯示,地方政府的債務依存度和貸款債務率居高不下,一般都超過GDP水平,嚴重的甚至超過當地財政收入的好幾倍。
然而地方財政的償還能力卻十分令人擔憂。“目前全國數千家地方融資平臺所投資項目,只有10%可以用產生的現金流償還貸款,絕大部分項目都需要利用土地開發后出售的增值收益償還,還有部分項目完全是用當地政府的財政補貼來償還。”中國社科院地區金融生態環境評價課題組負責人劉煜輝說,該課題組早在今年初就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地進行了地方政府債務率和融資平臺風險程度的調查。
在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下,不僅是房價開始出現下降趨勢,地方財政一直所依賴的土地出讓收入也很可能下降。去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達到14239.7億元,有專家估計,經過這一輪調控,今年全國土地出讓金可能會減少4000億元左右,而最近頻頻出現的土地流拍現象則似乎在佐證這一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