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8日,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在北京召開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與轉變發展方式”為主題的改革形勢分析會。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民政部、國資委、國務院研究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的政府官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共五十余人參加了會議。與會專家認為,推進發展方式轉型,實現公平與可持續發展,客觀上要求加快推進收入分配體制改革,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
一、收入分配改革的現實需求
擴大內需對收入分配改革的現實需求。與會專家認為,國際金融危機下外部需求的中長期萎縮,迫使我國必須走依靠內需的路子,尤其是要形成消費主導的發展模式。但十余年來,我國擴大消費的政策效果不明顯,一個重要原因是收入分配差距過大,高收入群體的邊際消費傾向走低,低收入群體的支付能力不足。2008年我國最終消費率為48.6%,其中居民消費率僅為35.3%,遠低于相當發展水平的其他國家。有專家指出,分配是消費的前提,分配問題不解決是消費“久說不振”的根源。也有專家通過測算指出,如果2007年我國的勞動報酬占比保持在1981年的水平,可以使勞動報酬增加三萬億元,這將帶來巨大的消費效應。有專家指出,我國消費結構的變化以及帶來的工業結構調整、城市化加快,可能帶來一系列壓力,尤其是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著眼于未來中長期發展,迫切要求推進收入分配體制改革。
社會需求結構變化對收入分配改革的現實需求。與會專家認為,隨著我國由生存型階段進入發展型階段,全社會的需求結構進入戰略調整期。從總體看,私人產品供給的嚴重短缺已成為歷史,公共產品供給需求全面快速增長。有專家指出,一般來說,初次分配造成收入不平等,再分配緩和并縮小不平等。但我國當前的再分配卻加劇了不平等,公共服務在城鄉、區域和不同社會群體之間不平等問題尤為突出。因此,適應社會需求結構的新變化,需要在推進初次分配的同時,加快推進以基本公共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再分配體制改革。
公平發展對收入分配改革的現實需求。有專家指出,實現公平發展,既要縮小現實形成的收入分配差距,更要在起點公平和機會公平上有大的突破。也有專家提出,我國進入利益博弈時代,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益均衡機制尤為重要,要有解決收入分配問題的一套新辦法。首先要承認階層的形成及其博弈的合理性,其次要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斷縮小城鄉、區域和不同群體的收入差距,以實現人的公平發展。
二、客觀估計收入分配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收入分配差距呈現逐步擴大的趨勢。有專家指出,由于經濟轉軌中存在的資源高度集中、資本的內控性以及多元壟斷等原因,我國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比一般市場經濟國家更為迅速。有專家提出,當前我國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明顯的“三個集中“傾向:從社會和政府角度看,財富不斷向政府集中。近幾年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斷上升,從1994年的10.39%提高到2008年的19.99%;從勞方和資方角度看,勞動報酬占比持續下降。1996~2007年,我國勞動報酬總額占GDP的比重從53.4%下降到39.7%;從普通行業和壟斷行業角度看,財富不斷向壟斷行業集中。某些壟斷行業職工的平均收入高達全國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的數十倍。此外,與會專家普遍認為,城鄉差距是國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最突出表現。以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例,2009年城鄉收入差距達3.33倍,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沒有扭轉。
收入分配不公問題比較突出,在某些方面相當嚴重。有專家指出,以下收入分配不公問題尤為突出:一是腐敗收入、灰色收入等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產生非常大的社會影響;二是收入流動性明顯降低,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收入流動性較高,即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長高于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長,不同階層的變動性較大,但此后,收入的流動性明顯下降;三是父輩的背景、收入水平等對子女收入的影響越來越大,不同收入階層的穩定性越來越強。
造成收入分配突出矛盾和問題的客觀因素。有專家認為,我國收入分配格局演變與轉軌進程密切相關。一方面,歷史上任何一個有活力的國家,基本做法都是激發個人活力。改革開放之初,推進收入分配體制改革,“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激發了社會活力,促進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這種活力也帶來了收入差距擴大和收入分配不公的問題。有專家指出,我國收入分配差距擴大,有市場的因素,更有體制的因素。專家指出,我國進入中等收入國家,使解決收入分配體制問題更緊迫;由于體制不健全使解決收入分配問題更艱難;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因素使解決這個問題的路徑更特殊。
三、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的收入分配格局調整
收入分配改革與提高消費率。有專家指出,構建消費大國需要把收入分配調整提到議事日程,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為契機推動發展方式轉型。也有專家指出,我國目前存在“內需鎖閉”的問題,呈現出“微觀消費熱,宏觀消費冷”的內需悖論。如果沒有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即使居民收入增加了他們也會感到沒有保障而難以增加消費,很難打開“內需鎖閉”。
收入分配改革與結構調整。有專家指出,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表面是對經濟增長速度的沖擊,實質是對發展方式的沖擊。結構調整就是要由工業和農業向第三產業轉移、由低附加值產業向高附加值產業轉移、由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轉移。但是近幾年結構調整并不順利,這和收入分配結構密切相關。例如,當前占總人口40%的農民僅創造了10%的GDP,這客觀上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而且可能出現“勞動力轉移慢、增加值轉移速度快”的格局,進一步惡化收入分配結構。
收入分配改革與人的發展能力。有專家提出,收入分配體制改革,需要從財產、收入、消費三個角度分析。縮小收入分配差距,關鍵是縮小能力差距,防止出現“文盲的孩子永遠是文盲,窮人永遠是窮人”。才能是人發展的內生動力,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要通過收入分配改革提高人的發展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