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產品發展
(八)以滿足國內外船舶市場的主流需求為目標,重點提高大型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等主力船舶的市場份額,逐步實現標準化、系列化、品牌化,使之成為我國船舶工業的主導產品。
(九)依托國內重點需求,瞄準國內外兩個市場,采取引進技術、聯合建造等方式,發展液化天然氣(LNG)船、高速大型集裝箱船、滾裝船以及豪華旅游船等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逐步填補國內空白。
(十)配合海洋資源開發,提高資源勘探、開采、加工、儲運和后勤服務等方面的海洋工程裝備研制水平,向深水化、大型化和系統化方向發展。努力滿足我國海洋管理需要,增強海洋調查監測和海洋執法管理等裝備的研制能力。
(十一)適應我國水上安全、漁業、疏浚、防洪搶險和旅游休閑需要,大力發展救助打撈裝備、遠洋漁船、大型工程船和個性化游艇等產品。
(十二)有規劃、有重點地支持船用設備發展,提高船用設備生產本土化水平。優先發展船用動力裝置、甲板機械等已具備一定基礎和優勢的產品,打造國際品牌;大力發展低速柴油機曲軸、船用大型鑄鍛件、鍋爐、發電機組等對產業發展具有較大影響的產品;加強對外合作,促進機艙、裝卸和觀通導航等自動化系統產品的本土化生產。
(十三)協同相關行業發展船用鋼材、焊材、涂料、電纜等相關產品,保障船舶工業發展需要。鋼鐵工業要結合自身發展,有針對性地實施技術改造,增加產品品種規格,提高船用鋼材國內自給率。大型船舶企業集團可與鋼鐵、航運等相關產業的企業集團結成聯盟,提高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四、生產組織現代化
(十四)造船企業要積極運用現代管理技術,調整生產組織結構,合理配置生產要素,推行工種復合化和中間產品生產專業化。
(十五)三大造船基地內的骨干船廠要率先推行現代總裝造船模式。按照專業化生產要求,建立板材、管材、電纜等大宗材料配送中心,努力實現船用材料定規格入廠;建立鑄造、鍛造、熱處理和電化學處理工藝專業化加工中心,實現部件成品化入廠。
(十六)船舶企業集團和生產企業要盡快建立本級局域網絡,普及信息化管理,對設計、采購、生產、銷售、庫存、財務等生產經營環節實時監控,加強信息交流,提高管理效率。企業集團公司要充分利用網絡管理平臺,集中采購生產資料,統一調配集團內部資源。
(十七)建立開放的協作配套體系。船舶工業要充分利用機械、電子、化工、輕工等行業的技術優勢和生產能力,培育一批專業化生產企業。
五、對外合作
(十八)多層次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活動。做好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新造船協定的談判工作,為我國船舶工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中國船級社要積極參與國際船級社協會(IACS)組織的技術談判和交流,維護我國船舶工業的合法權益,做好散貨船、油船的共同結構規范(CSR)的協調、推廣工作。
(十九)船舶研發機構要通過聯合設計、技術咨詢等方式研發新產品,掌握世界船舶工業技術、法規和標準的發展方向。
(二十)造船企業要重點引進消化吸收模塊化舾裝、高效焊接、切割等船舶建造關鍵技術和現代化造船生產管理技術,轉換生產方式,提高建造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率,盡快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二十一)積極引進境外先進船用設備制造技術,鼓勵國際上有實力的船用設備制造企業前來投資。船用設備骨干企業要加大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優勢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大型船舶企業集團要統籌規劃,建立船用設備國際銷售和維修服務網絡。
(二十二)鼓勵境外公司在境內建立船舶、海洋工程裝備、船用柴油機及配套產品的專業研發機構。
(二十三)支持大型船舶企業集團到境外投資,收購、參股具有技術優勢、產品優勢和發展潛力的專業設計公司、船用設備生產企業和營銷服務網點,開展跨國經營。
(二十四)重視引進境外智力。有條件的企業可聘請境外技術人才和職業經理人來華指導或參與企業管理,有實力的企業可在境外建立研發機構,吸納當地科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