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舉辦的中國城市論壇2008北京峰會上,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發布了《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報告》。報告指出,以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環渤海城市群為主的三大城市群正在引領中國步入“大城時代”。
城市群成主要發展動力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城市化進程取得重大發展的30年。從1978年的17.9%到1998年的30%,再到2007年的44.9%,30年間中國的城市化率增長了27個百分點。
可以說,21世紀,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源于城市群特別是大城市群,以城市群為龍頭和單元的區域性國際化競爭態勢將成為焦點和主流。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一批初具規模的城市群正在崛起: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環渤海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關中城市群、武漢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等。
環渤海城市群實力攀升
以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為龍頭,包括河北、山東、遼東半島等20多個城市為主體的環渤海地區一次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作為我國北方核心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環渤海地區具備良好的基礎,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的組合優勢尤為突出,同時環渤海地區也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海洋經濟”和“大陸經濟”的連接樞紐,強大的創新能力、發達的金融業也使這里成為外商在北方投資最密集的地區。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全球80多家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研發機構,其中40%以上設在北京;而天津目前擁有的外商投資企業有1萬余家;大連的外資企業數量和質量在全國達到一流。2007年,環渤海城市群GDP達到27888億元,已占到全國GDP的11.3%,僅次于長三角和珠三角,已經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經濟區。
三大城市群領跑中國經濟
現如今,在中國經濟版圖上,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已然成為我國最主要的三大城市群。
截至2007年,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經濟圈以占全國25.5%的人口,實現了全國GDP的46.5%,工業增加值的49.9%,服務業增加值的51.3%,出口的77.9%,利用外資的93.7%和科技研發投入的57.5%。三大城市群在我國社會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研究預測,未來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的GDP貢獻率將超過70%。
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表示,在三大城市群發展起來之后,必將帶動其他地方的發展。(張東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