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日在其位于華盛頓的總部公布了首份全球油價和糧價上漲分析報告。報告指出,目前各國面臨的當務之急就是解決貧困人口的吃飯問題,同時保持來之不易的全球宏觀經濟的穩(wěn)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這份報告對150個國家自2006年至今的國際收支、預算、物價等經濟數據進行了廣泛的分析。報告指出,全球經濟正處于自上個世紀70年代嚴重的通貨膨脹以來物價上漲最廣泛和最迅速的時期。油價從2003年的每桶30美元漲至目前的140多美元,比1979年的最高紀錄還高出35%。食品價格的上漲比油價稍晚,始自2006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達到70年代的最高點。在食品漲價的浪潮中,漲幅最大的是谷類和食用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說:“這是個非常艱難的挑戰(zhàn)。盡管各國情況各異,但很多國家面臨相同的威脅,當務之急就是如何解決貧困人口的吃飯問題,同時保持宏觀經濟的穩(wěn)定,并力求在這兩者中找到平衡。”
帕特里西亞·加莫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政策發(fā)展和研究部門副主任。她說:“很多國家在這種雙重壓力下面臨危機。調查發(fā)現,37個低收入國家和25個中等收入國家的外匯儲備只夠用三個月,其中不少是純石油進口國。油價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大于食品價格的影響。這很好理解,因為對很多低收入國家來說,石油進口量是食品進口量的2.5倍。此外,食品和油價上漲對通貨膨脹的影響是廣泛和巨大的。在這方面,食品價格對通貨膨脹的影響更大。”
加莫強調,有的國家在食品和石油雙重漲價的壓力下不堪重負,而有的國家,比如石油出口國,反而從中受益。但對全球經濟來說,價格上漲給消除貧困,保證糧食安全和宏觀經濟穩(wěn)定等方面無疑帶來了巨大威脅。
三吉夫·古普塔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財政事務部門的資深研究員。他表示各國政府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應對糧價和油價的上漲,主要包括削減石油和糧食稅收,增加補貼,增加定點援助項目,提高工資和養(yǎng)老金等。
三吉夫說,在報告涉及的150個國家中,近半數支出了本國2007至2008年國民生產總值(GDP)的0.6%用于這些應對措施,五分之一的國家在這方面的財政支出達到了GDP的1%。
油價和糧價的未來走勢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員托馬斯·赫布令說:“從近期來說,食品和石油價格從目前的最高點會有小幅回落。但是各類商品的回落程度各不相同。比如,因為國際市場對小麥收成有良好的預期,小麥的價格從今年三月的最高點到現在降了30%。而玉米和大豆的價格因為對收成預期的不確定性而依然居高不下。從中期來說,食品的價格會有實質性的回落,而石油價格還沒有下行的跡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說,應對糧價和油價的上漲需要全球多邊的合作,包括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慈善機構,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萬能藥方。各國有各國的不同情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任務就是為各國提供正確的政策建議,并在需要時提供資金支持。但應對這個挑戰(zhàn)無疑需要國際社會多方的努力和協(xié)助。(王姍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