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油荒背后驚現成品油高庫存 銷售被管導致 蘭成渝成品油管道關停 -股市大跌高油價是罪魁 大跌之后搶反彈 謹慎抄底兩類個股(名單) -民政部:紅十字會捐款分配情況每日12點須上報 6成人擔心被挪用 -上海房價創20年新高 首突破1.7萬/平米 房價漲跌背后是金融安全 -京08年工資指導線發布:工資至少應漲3.5% 壟斷企業不得超11.5% -唐家山堰塞湖危險解除 綿陽人可回家居住 -震后重建條例發布 問題工程責任人將究責 -失事直升機殘骸找到 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胡錦濤表示沉痛悼念 -臺灣一艘漁船在釣魚島海域被日本巡邏船撞沉 中國強烈不滿 答問  -金磚四國GDP總量或超西方七國集團 中國內河通航里程世界居首
世界糧食危機主因是歐美生物能源引發需求暴增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6 月 11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香港文匯報今日刊載題為《解決世界糧食危機的關鍵》的文章稱,解決糧食危機,美歐靠不住,應寄望于其他國家。俄羅斯有4,000萬公頃耕地閑置,巴西有二億公頃耕地閑置,俄、巴兩國應歡迎中、日、韓等國農民前往開拓,經一年籌備,世界糧食危機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文章稱,世界糧價的確是需求增加拉動的,但增加的主因是發達國家的生物能源計劃以及對糧食的過度浪費,其次才是中、印等發展中國家因生活改善而增加對糧食的需求。

文章還說,由于農作物歉收、庫存降低、需求增加、價格上升、投機活動熾熱,過去兩年糧食價格翻了一番,粟米、小麥和大米價格屢創新高,導致非洲、拉美乃至亞洲窮國爆發示威、游行、罷工乃至騷亂,全球有一億人將面對饑荒。

聯合國糧農組織日前在羅馬召開為期三天的糧食安全峰會,但無功而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現在是振興農業的歷史好時機,并警告到2030年糧食產量須增50%以上,才能應付需求。

利用糧食制造生物能源是糧食需求的突發性原因。由于油價猛漲,不少發達國家開發生物能源。據世界銀行統計,每加工70公升生物能源,就要消耗一個人一年的口糧,但也只夠一輛轎車跑700公里,美國每年為制造生物燃料消耗糧食1億噸,歐洲也是,各足以滿足大概5億發展中國家人口的糧食需求。

文章認為發達國家浪費糧食現象嚴重。近幾年世界并沒有全球性影響糧食產量的自然災害,局部地區雖有災害而欠收,但局部地區卻無災害而豐收,世界糧食產量大致穩定。

由此可見,世界糧價的確是需求增加拉動的,但增加的主因是發達國家的生物能源計劃以及對糧食的過度浪費。

然而,對產糧大國而言,增產輕而易舉。以美國而言,其耕作面積約15億中國畝,另有5億畝休耕。如取消休耕,增加密植,并將一熟制改為兩熟,美國年產糧食可增50%-150%,就足以解決世界的所謂“糧食危機”。

為何關注人權的美國卻不愿意這樣做呢?這涉及美國自1970年以來的“目標價格補貼”制度,即政府事先確定某農產品的支持價格,再確定目標價格,如農民以低于目標價格出售農產品,則可獲政府差額補貼。如糧價上漲,農民以高于目標價格出售,則政府不必補貼。所以政府歡迎炒家炒作,可以減少政府的農業補貼開支。

文章最后分析認為既然有價格補貼的美歐靠不住,應寄望于其他國家。俄羅斯有4,000萬公頃耕地閑置,巴西有二億公頃耕地閑置,俄、巴兩國應歡迎中、日、韓等國農民前往開拓,經一年籌備,第二年世界糧食危機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則功德無量矣。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相關文章:
專家稱解決世界糧食危機需要創造公平貿易條件
潘基文:解決糧食危機需要"第二次綠色革命"
俄稱全球爆發糧食危機俄可自保并解決他國問題
聯合國:應對糧食危機 富國應多出錢出力
全球糧食危機開始激化?
潘基文:糧食危機工作組將針對危機根源采取行動
農業部:全球糧食危機原因不在中印 歐美負主責
糧食危機更是一場"糧食戰爭":富國借機轉嫁經濟危機
圖片新聞:
持續強降雨致廣西92萬、江西119萬人受災 浙江黃色預警
“中星九號”發射成功 中國進入直播衛星時代 四大亮點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收養汶川地震孤兒資訊/ 尋親資訊 / 震后防疫 / 抗震救災行動 /最新報道
· 聚焦拉薩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
· 中國推行大部制改革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08年 07年) / 數字報告/ 農業發展 統計報告/ 農業投資政策及項目
· 中國社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 中國環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