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國內成品油供應增長15%以上,但實際需求增長是7%
隨著國際油價挑戰140美元大關,國內“油荒”正大面積蔓延。但有市場觀點認為,此次“油荒”的背后實際上卻是近幾年來少有的成品油高庫存。能源信息提供商息旺能源昨天表示,高庫存是由于全國資源供給高于實際需求增長,特別是經營單位控制流通性資源的雙重因素下產生的結果。
“油荒”背后的悖論
今年3月下旬起,中國部分地區開始出現柴油短缺,浙江、江蘇、福建、河北、北京、河南等省市加油站先后排起長隊,各地限時限量加油普遍。繼柴油吃緊后,5月起汽油斷供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重點保供地區上海約有200座、近1/4的加油站汽油有間歇性脫銷或停供。由此,國內成品油零售市場再顯“油荒”跡象。
但對比去年全國范圍的“油荒”,這次成品油供應緊張卻是在供應多、庫存高的背景下產生的。息旺能源昨天表示,目前全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庫存均保持在警戒線以上。在5月底6月初,廣東省經貿委公布全省成品油庫存在90多萬噸,創下歷史高位,可保全省供應20-23天。同時,上海經委會也公布當地兩大公司庫存在安全線上,11萬噸成品油可保供應8天。另外,在3月資源剛出現緊張時期,發改委就堅稱有能力保障國內成品油市場的穩定供應,并透露2月底中國國內成品油庫存量同比已經上升了28%,柴油庫存增加46%。
國內成品油供大于求?
在息旺能源分析人士看來,供大于求是產生高庫存的根本原因。今年上半年,國內汽柴油供應大幅增長15%-18%,而同期國內成品油實際需求增長卻基本保持在往年6%-7%水平,多余的供應結果造成國內日益擴大的庫存。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中心人士對此表示,雖然汽車保有量持續高增長根本上支撐了國內的能源高消費,但今年嚴格的貨幣政策以及年初的雪災等均抑制了工程、交通方面的需求增長,總體來看,2008年國內汽柴油實際需求增長預計將繼續保持在往年的年均6%-7%左右的水平。
統計局數據顯示,2005年-2007年三年間,汽油和柴油表觀消費量年均增幅分別在5.9%和6.0%,基本與實際消費吻合。
其次,今年沿海地區電力嚴重緊缺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柴油發電機用油,但實際上對需求增長的拉動作用有限。因部分地區尤其是廣東地區正在經歷產業轉變轉移的過程,工廠對柴油需求有所下滑。在此消彼長下,工業對柴油需求增長幅度貢獻不大。“有可能6%-7%的預測較低,但實際需求增長肯定不會突破雙位數。”該人士說。
另外,雖然地震災區清理和重建工作提升柴油消費,但因災區在偏遠內陸,對全國經濟影響甚微,災區重建的柴油消費增長也只在未來幾年緩慢體現,短期內不會顯著拉動全國整體消費。
零售價被管導致巨頭惜售?
“不僅如此,市場批發單位基于各種各樣的訴求與目的,多渠道對外控制銷售、控制資源流通,這也是庫存加速增長的重要背景。”息旺能源分析人士說。
據悉,近期國際油價飚漲,原油補貼遠追不上兩大集團的虧損。于是,出于惜售待市并向政府施壓的想法,石油巨頭采取逐步控制銷售節奏、細水長流的方式,維持市場供應基本滿足需求的狀態。而市場投放量的減少也導致整體市場價格被逐漸推高。另一方面,社會單位也在市場價格走高、零售價可能被解禁的預期下,投機性需求高漲,不斷加大采購積累庫存。
息旺能源透露,在今年年初,兩大集團開始不斷在沿海租用商業油庫,以放置進口的成品油及增加的成品油儲存。有華東油庫人士透露,目前沿海部分地區兩大集團的庫容壓力很大,華南在年初及華東從5月份起都陸續有部分進口油卸入了租借油庫。
“在投放資源大于實際需求增長,以及經營單位控制流通性資源的雙重因素下,市場上出現了油站加油難、而油庫庫存卻高筑的奇怪現象。”息旺能源分析人士說。
國家該不該干預油庫存?
在他看來,為避免“油荒”加劇,最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法就是擠出多余的成品油庫存。這需要政府采取多方政策措施對市場多加干預與監控,如密切觀察各大油庫庫存量,要求兩大集團根據庫存來制訂資源釋放比例計劃等等。這也是為了保證三季度奧運會前經濟穩定運行的必要手段。
“但是,擠出多余的成品油庫存只是一時手段,只能緩和二三季度的供需矛盾。從長遠來看,根本的解決方式是需要國家逐步放開成品油市場和理順價格關系,建立完整的市場競爭體系,另外采取補貼等方面政策來保障低收入人群以及工農業穩定運作不會受到高油價的大幅波動影響。”該人士最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