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二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達到8.7%,攀上了11年來的月度新高之后,大家都非常關心,三月份的CPI又會是多少?今天下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一季度最新的經濟運行數據,我們的記者在新聞發布會現場,第一時間拿到了這些關鍵數字。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149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個百分點。”
2007年,我國GDP增速為11.4%,創下自1995年以來的13年新高,而今年以來,國內遭遇歷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國際次貸危機不斷蔓延和加深,面對如此嚴峻復雜的形勢,李曉超表示,我國政府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應對,使得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李曉超:“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6元,同比增長11.5%,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494元,同比增長18.5%。”
與此同時,記者也注意到,也有一些經濟數據出現了下滑,比如出口和貨幣供應量增速回落,工業生產增速減緩,今年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6.5%,這一增速是近兩年最低水平,比上年同期回落27.3%。
對于老百姓普遍關心的價格走勢,李曉超介紹到,目前房屋銷售價格繼續上漲,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1%,比上年同期高出5.4%,而價格總水平依然處于高位。
李曉超:“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8.0%,3月份同比上漲8.3%,環比下降0.7%,漲幅比上年同期上升5.3個百分點。”
在推動一季度CPI指數高企的各要素中,食品類仍然占到了相當大的比重,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1.0%,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6.8個百分點;居住價格上漲6.6%,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1個百分點;其余各類商品價格也略有漲跌。那么在物價輪番上漲的壓力下,想控制住CPI的增幅是否困難重重?
李曉超:“上年翹尾因素比較大,2007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對2008年全年翹尾影響3.4個百分點,要將08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控制在4.8%左右的預期目標,新漲價因素就需要控制在1.4個百分點以內。”
李曉超坦言,目前影響新漲價的因素還比較多,例如上游產品價格上漲的攀升、勞動力成本的上漲,這些都加大了對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的壓力,但是對于控制物價上漲,壓力重重之下,李曉超語氣中也透露出了幾分樂觀。
李曉超:“首先我們國家財力基礎比較好,今年財政收入又保持了在30%以上的增長,為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增加市場供給、調節市場都會發揮很大的作用,最近財政部又增加了252億元的財政資金直補農民去支持農業生產。”
雖然面對媒體,李曉超表現得相對樂觀,但在新聞發布會即將結束時,他再次留下了這樣的聲音。
李曉超:“防止價格持續上漲,還是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究竟是什么導致物價上升?
從今天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三月份的CPI指數再次突破了8%的歷史高位,CPI漲幅居高不下,也就意味著我們生活中的消費品價格正在節節上漲,那究竟是哪些因素導致物價上升,從而推高了CPI指數?來聽聽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歧的分析。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主要是生豬還有糧食,所以CPI增高了,那么今年好像生豬的問題不是很突出了,但是今年的糧食還是比較突出的。”
曹鳳歧告訴記者,一季度導致CPI持續上漲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糧食、與食品有關的產品價格、石油及其相關產品漲幅較大所帶動的,糧食、石油價格的上漲會傳導至其它產品的上漲,因此CPI數據居高不下。
與過去我們所看到的物價指數指數上漲的構成不同的是,去年物價指數指數上漲,基本上是體現在肉價,菜價等傳統單一的行業產品的漲價上,而從今年一季度CPI指數上漲的構成看,不僅僅體現在單一的食品行業,糧食、石油等基礎性的大型行業,起到了主導作用,那么,問題的癥結出在哪里呢?
曹鳳岐稱,糧食是關系國際民生的,所以這個問題影響非常大,它是國際因素,石油問題也是國際因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生產資料的價格會上漲,所以說如果這兩個因素不能很好地解決和克服地話,我們就可能從結構性的通貨膨脹變成全面的通貨膨脹。
在一季度,食品和居住價格是推動CPI走高的兩大動力,而節前的雪災和春節消費熱潮又在推波助瀾,實際上,早在去年五六月份開始,國內CPI指數就呈現出強勁上升勢頭,漲幅從3%,一路上升到上個月的8.7%,現在很多人也擔心,三月份漲幅再次破八之后,CPI在今后還會不會繼續走高呢?來聽聽專家怎么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