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目高鼻,濃髯卷發,或頭戴尖頂帽,身穿開領衣,或手執胡瓶……以胡人形象為藍本所燒造的陶俑被考古學家稱為“胡俑”。近日在西安舉行的“絲路胡人學術研討會”上,國內50余名專家學者就胡俑的特點、胡俑所反映出的國際文化交流狀況等課題進行了深入研討,有關專家研究認為,唐代女子穿著胡人服飾是當時的一種流行時尚。
唐代流行時尚“女穿胡服”
“唐代女子衣著偏好胡裝,身穿緊腰胡裝,足登小皮靴,朱唇赭頰,是時尚的打扮。”乾陵博物館館員陳曄說,文物考古出土的穿著胡服的唐人俑與戴著幞頭的胡人俑比比皆是,乾陵陪葬墓出土的隨葬品中,胡俑多達50余件。這些胡俑的出土,說明了中西各國人民關系密切。他們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使得西方文化也隨之扎根于唐代社會,西方習俗影響了唐代的社會生活,對漢族人民的服飾、樂舞等文化產生了深刻影響。當時,人們“慕胡俗、施胡妝、著胡服、用胡器、進胡食、好胡樂、喜胡舞、迷胡戲、胡風流行朝野,彌漫天下。
唐代胡人俑服飾裝束非常引人注目,如梳辮盤髻,卷發虬髯、高尖蕃帽、翻領衣袍、小袖細衫、尖勾錦靴、葡萄飄帶、玉石腰帶等等,都在陶俑塑刻中表現的淋漓盡致。時尚是社會變化的縮影,服裝的流行趨勢隨著社會在不停的變化,胡人服裝對漢人的影響肯定是這一時期胡人進入中原社會后的融入結果。特別是唐代流行的“女扮男裝”俑或是“女穿胡服”俑均是當時社會風俗表現的特征,唐高宗、武則天時期還擴散成時髦裝束之一。
胡人是經商高手
“唐代長安的胡人從事不同職業,經商、開店、貿易、侍傭、戲耍的都有。大量胡人的涌入,帶來了他們的文化,一時間長安城內毳毛腥膻,胡氣氤氳。”陜西歷史博物館研究員韓建武說,早在唐朝,擁有百萬人口的古都長安,有兩大著名的商業中心———東市和西市,據說漢語口語里把購買商品稱作“買東西”就是由此而來的。
韓建武說,唐代是長安發展的鼎盛時期,當時的長安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化大都市,占地面積為841平方公里,人口約100萬,其中常住國外人口就有5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