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由二十國集團成員領導人以及相關國際機構負責人出席的峰會上,胡錦濤發表講話說,這場金融危機不僅對發達國家金融市場造成嚴重沖擊,也使廣大發展中國家不同程度受到影響,這種影響還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他強調,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低,經濟結構單一,金融體系抗風險能力弱。國際社會在應對金融危機時,尤其要關注和盡量減少危機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造成的損害。
由于出口縮減,外來直接投資減少和資本外流,烏克蘭、俄羅斯、巴西、阿根廷、韓國、印度尼西亞、泰國等新興市場國家近期金融資產價格波動劇烈,實體經濟受到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宣布向烏克蘭和巴基斯坦提供貸款,幫助其平衡收支,渡過金融危機困境。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指出,這次金融危機發端于美國,并危及美國和歐洲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然而,由于經濟結構脆弱并更多依賴于外部經濟,在這場危機中實體經濟受損最大的卻是新興市場國家。
受金融危機、出口增速放緩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影響,世行已于近期將發展中國家2009年經濟增速從6.4%下調至4.5%。與此同時,世行預計發達國家明年經濟將收縮0.1%,而世界經濟增速僅能勉強達到1%。
在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召開前夕,世行行長佐利克表示,國際金融危機在食品和燃料危機之后接踵而來,可能對發展中國家貧困人口造成的傷害最大。根據世行預測,發展中國家經濟下滑一個百分點就有可能使陷入貧困的人數增加2000萬。高燃料價格和糧食價格已使1億人口陷入貧困。
中國現代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指出,在金融危機向全球蔓延,并拖累實體經濟發展的情況下,對不發達國家以及面對危機最脆弱的國家進行援助是應對當前危機最為有效的一種方式。
她認為,中國在這次峰會上著重提出最不發達國家面臨的金融沖擊、經濟發展和貧困化問題,并明確表示參與有關救助計劃,這既反映了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對發展和貧困問題的高度關注,也是中國在處理全球危機中展現領導力和大國姿態的一種具體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