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中新社北京3月24日電 (記者孫自法)“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展提供的信息披露,目前,中國探月二期工程的嫦娥三號任務已完成方案階段的設計工作,正在開展初樣研制,進展順利,預計于2013年前后發(fā)射。作為嫦娥三號任務備份,嫦娥四號將與嫦娥三號同步開展正樣研制。
中國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的“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成就斐然,備受矚目。根據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zhàn)略,嫦娥三號任務將是中國首次實現月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需要突破月球軟著陸、月面巡視勘察、深空測控通信與遙操作、深空探測運載火箭發(fā)射等關鍵技術,并建立中國的深空測控網,使中國具備月球軟著陸探測能力。
在深空測控方面,中國探月二期工程將在黑龍江佳木斯和新疆喀什分別建設64米和35米口徑S/X雙頻段地面深空站,首次采用X頻段執(zhí)行測控任務,初步構建能夠滿足火星探測需要的中國深空測控網,解決遠距離測控通信難題。
嫦娥三號任務將開展月球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月表物質成分和可利用資源調查、月球內部結構研究、日地月空間環(huán)境探測和月基光學天文觀測等科學探測,共配置8種有效載荷,所有載荷重量不超過90千克,需要突破一系列有效載荷輕小型化設計技術。
月面自動巡視方面,嫦娥三號巡視器要確保從著陸器頂部安全轉移到月面,實現在月面復雜地形條件下安全、平穩(wěn)行駛,能按地面指令自主進行導航、控制和局部避障,到達指定目標位置執(zhí)行科學探測任務,需要突破巡視器釋放、月面移動、導航與控制等關鍵技術。
月面生存方面,月球一晝夜相當于地球27天半,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既要在長達14天時間月晝極高溫工況下保持艙內攝氏零下20度至55度的工作溫度范圍,又要在14天的月夜極低溫工況下保證自身供熱、供電,維持生命,需要突破月晝和月夜溫控、同位素溫差電源等關鍵技術。
月面軟著陸方面,由于月球表面沒有大氣,不能用降落傘實現軟著陸,嫦娥三號任務必須通過發(fā)動機的動力減速著陸,包括減速制動、姿態(tài)調整、懸停避障和緩速下降等復雜過程,需要突破自主導航與控制、變推力發(fā)動機、著陸緩沖等關鍵技術。
中國探月工程計劃2020年前完成三期任務,“十一五”期間已成功發(fā)射“嫦娥一號”、“嫦娥二號”月球探測衛(wèi)星。目前,探月一期工程“繞”已順利完成;二期工程“落”正按計劃推進,其技術先導星嫦娥二號任務圓滿完成;三期工程“回”完成實施方案論證,正在開展立項準備和關鍵技術預先研究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