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2008年十大國內科技新聞
編者按今年由兩院院士、媒體老總和本報讀者共同評選出來的十大國內科技新聞,較往屆分量更重。評委的視角不僅僅局限在那些具備戰略意義的技術進展和不同學科的原創成果,像抗震救災和北京奧運會這樣的舉國大事中功不可沒的科技力量也被推向“前臺”。還有很多重要的成就,由于名額有限,只得割愛。我們相信最終榮膺十大的國內科技新聞,能夠代表中國科技人員在過去的一年里對科學事業和公眾利益的貢獻。
1.我國首顆中繼衛星成功發射
中繼衛星就是天上的數據“二傳手”。它居高臨下,通信覆蓋面積比地球的1/3還大,因此能讓天地之間更及時地交流。第一顆中繼衛星是美國在1983年發射的,之后美蘇(俄)兩國都建立了中繼衛星體系。
4月25日,中國首顆數據中繼衛星“天鏈一號01星”成功發射,9月,在測控“神七”時首次建功,使測控覆蓋率提高到60%%左右。此前“遠望”號測量船隊加上十余個地面站,才能為“神七”飛船提供12%%的測控覆蓋率。而一顆中繼衛星就可覆蓋飛船50%%的飛行軌道。中繼衛星還可以幫助更早發現航天器故障。
另外,中繼衛星可使各類衛星實現數據實時下傳。資源衛星和環境衛星無需專門行至地面站上空,以下傳數據。這樣突發自然災害時,就不至于錯過應對時機。
美聯社、路透社、美國宇航局等均在第一時間對此進行報道。普遍認為:這種衛星大大提高了中國太空信息傳播速度,在測控、救災、軍事方面都有很大潛力。
2.科技為抗震救災提供強大支撐
2008年,一場大地震讓“5·12”成為人們長久銘記的日子。大災面前,13億人同心協力眾志成城。科技界也迅速行動起來,用科技手段為抗震救災保駕護航。
廢墟下、瓦礫里……哪里還有幸存的生命?熱紅外生命探測儀、聲波震動生命探測儀等一大批高科技工具成為搜救的有力幫手。通訊中斷、道路不通,震區與外界失去一切聯系!在這關鍵時刻,航空雷達遙感、光學遙感成為大面積快速獲取災情信息的有效手段。
5月12日下午地震發生后,有關部門迅速組建了“汶川地震災害遙感監測與災情評估組”,在遙感救災方面富有經驗的對地觀測中心和遙感所立即行動起來,著手收集、處理災區的衛星遙感數據。其遙感監測數據和相關科技人員的分析評估為國家決策層提供了全面、詳細的災情信息和決策依據。
同時,科研人員通過遙感檢測數據分析和實地考察,對堰塞湖潰決的可能性及潰決后的危險區進行了科學評估,為堰塞湖的處置提供了重要依據。在震區水源保護、衛生防疫、次生災害防治等多項工作中,科學技術無處不在。
值得一提的還有,我國氣象科技在防災減災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我國氣象預報水平不斷提高,中短期預報水平已達到或接近了國際水平,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極大減輕了抗震救災的經濟成本和社會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