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的冰川期寒流
新的冰川期寒流
每隔10萬年,我們的地球都要經歷一次冰川期。大約在6.5億年前,地球呈現完全冷凍狀態,表面溫度驟然跌落,整個地球覆蓋在3000多米厚的冰層之下。這一冰凍期持續了大約2500萬年之久。科學家們認為,出現這種情況是由于大氣層中缺少二氧化碳。如果大氣層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地球就會變得酷熱;反之,如果二氧化碳含量太低,地球就會進入冰川期。如今,地球上的動植物在控制著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但是在6.5億年前,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只有海洋中的單細胞微生物,而且它們還需要從大氣層中攫取二氧化碳。
冰川還可能會引起另一種連鎖災難。美國的科幻電影《后天》,講述的是全球溫室效應改變了海洋暖流的運動,從而使得地球在幾周時間內進入到了冰川期。冰可以反射85%的太陽光,而海面對陽光的反射率不足10%。冰川越多,暴露于陽光之下的海面也就越少,那么地球吸收的陽光能量就越少,氣溫就會越來越低。一旦地球被冷凍,單細胞微生物就會死亡或退化。這樣,只有發生一系列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幾十甚至上百億噸熾熱的火山熔巖才有能溶化厚厚的冰川。
在5.7億到6.8億年前的先寒武紀里,地球經歷了第一紀冰川期。那次冰川大規模覆蓋了澳洲、歐洲、美洲和亞洲部分地區;在4.1億到4.7億年前,地球遭遇第二紀冰川期。此次冰川覆蓋了非洲、南美洲、歐洲、北美洲北部地區;地球經歷的第三紀冰川期是在2.3億到3.2億年前,冰川覆蓋面積擴大至整個南半球;著名的第四紀冰川期是從250萬年前開始并一直持續至今,我們現在就生活在第四紀冰川期里。
在漫長的歷史中,地球曾歷經三次溫度持續下降的時期,地理學家將之稱為“冰河期”,其中前寒武紀與古生代的冰河期持續了幾千萬年,新生代的冰河期則持續了兩百萬年。 關于冰河期的成因學界至今仍無一定論,部份學者認為,可能和地球自轉時,地軸周期性傾斜角度的改變,導致陽光照射量減少有關。冰河期的發生,至今仍是自然科學的一個謎。雖然科學家已相當肯定地球的繞日軌道和自轉軸的變化,與冰河期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但這些變化并不會改變太陽的入射能量,只改變了入射陽光的分布,卻能引起地球上氣候極大的變化,這令科學家們感到十分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