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的陽光,柔和的燈光,微弱的燭光,源源不斷地轉化成電能,存儲在手機的鋰電池內。只要有光線,手機便沒有斷電之虞。這款世界上首部光能手機研發于北京,一個月前在廣西下線,屬于地地道道的“中國貨”。
在北京恒基偉業公司的產品展示架上,這款手機看上去與眾不同:一層銀色“鱗甲”完全覆蓋了手機翻蓋表面,閃閃發亮。這就是隨時為手機充電的太陽能電池板。
測試數據顯示,手機被陽光直射一小時,大約能維持40分鐘通話。電池電力耗盡時,只需陽光照射5分鐘,手機即可恢復正常。
兩年前,曾有跨國公司進行過光能手機實驗,在陽光下照射一小時只能通話5分鐘左右,不得不中止研發。而中國“智”造的光能手機不僅將通話時間提高了8倍,即使在燭光等弱光環境下,手機的光能轉換也不會停止。
光能手機神奇的背后,是中國科研人員自主研發的“四大發明”:單向強效增透設計提高了光線透過率,使可用光充分利用;特種聚光平面光學透鏡采用5000個微聚光鏡頭,攻克了側射光吸收率低的國際難題;微光電轉換子模塊設計大幅降低了光電轉換損耗;低功耗智能動態調節系統可在各種光線環境下,保持手機的最大輸出功率。
恒基偉業推出全球首款光能手機
觸摸屏、電池、芯片、協議軟件,這4類左右手機產業的核心技術,絕大多數由外國公司壟斷。2000年,恒基偉業確定了手機電池充電及永續待機的研發方向,陸續投入資金數億元,攻克了弱光充電、提高光能轉換率等世界性難題,最終成功研發出具有應用價值的光能手機。到今年5月底,恒基偉業已申請了12項與手機光能技術有關的專利。
據測算,光能手機中的鋰電池由于使用了太陽能技術,平均壽命大約能提高2.5倍,可以減少廢棄電池引起的環境危害。恒基偉業董事長張征宇說:“中國手機數量目前已超過4億部,如果手機每兩天充電一次,每年將耗電14.6億千瓦時,相當于葛洲壩電廠全年發電量的8%。如果光能手機迅速普及,將為我國節能減排作出貢獻。”
從家喻戶曉的“商務通”,到躋身手機三大細分市場的信息安全手機,再到全球第一部光能手機,恒基偉業每推出一個新概念,背后都有強大的自主創新技術支撐。“類似手機這種消費類電子產品的發展速度極快,逼著我們持續創新。在創新之路上,必須永遠不知疲憊地奔跑。”恒基偉業總裁李明對創新的理解,已被融入公司的企業文化中。
光能手機被恒基偉業命名為“昶”,寓意是讓它成為中國手機企業突破國際技術壁壘的一束光芒。按照恒基偉業的規劃,今年將向市場投放6款光能手機,2008年再增加30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