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國自行設計、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個“人造太陽”,3月在合肥成功完成首次工程調試。
--中國新一代核聚變實驗裝置鑄造記
50毫秒!雖然放電時間不到1秒,卻使人們進一步看到了通過核聚變解決能源問題的希望。
從2006年9月28日起的第一輪放電,到2007年1月15日起的第二輪放電,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全超導非圓截面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以不爭的建設、運行業績向世人表明:中國人在核聚變實驗領域站到了世界前沿。
一個沒有人做過的全超導核聚變實驗裝置,一門最前沿的基礎科學……人們不禁要問:“人造太陽”實驗裝置是怎樣在中國升起的?“人造太陽”真會解決這個星球面臨的能源問題嗎?
實現核聚變發電,成為人類的夢想
太陽是通過內部的核聚變不斷輻射熱量和能量的。面對人類能源危機,人們將希望的目光寄托在可控熱核聚變上。
上世紀50年代起,人類開始研究核聚變,研制成功氫彈。控制核聚變——讓核聚變產生的能量得到約束,溫柔平和地長期釋放——實現核聚變發電,成為人類的夢想。
一些發達國家紛紛興建“托卡馬克”裝置——構造一個形如中空面包圈的環形磁容器,利用強磁場約束帶電粒子,將聚變原料加熱到上億攝氏度高溫,實現聚變反應。我國也在上世紀70至90年代在合肥、成都等地興建了數座托卡馬克裝置,進行核聚變實驗研究。
然而,由于技術局限,全球現有“人造太陽”實驗裝置放電的時間很短,最長只有4分鐘。人們寄希望于全超導技術的應用,這種技術可以使等離子體穩定運行也就是放電的時間進一步延長到16分鐘。
上世紀末期,美國、日本、印度等國家開始研制全超導核聚變實驗裝置。我國從1998年起,也將這一項目列為“九五”期間6大科學工程之一,加緊在合肥部署和研制。
“我們的部件,現在比俄羅斯的還有競爭力”
國際上沒有一個國家研制過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經驗匱乏、資料缺乏,加上經費不足、建設工期較短……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研究所EAST團隊成立之初,就面臨巨大的困難和挑戰。
“聽說我們要用2000萬美元建造全超導核聚變裝置,國外沒有人相信,認為中國人只是在嘴上說說而已。”遠離合肥市區的科學島上,回想當年,等離子體研究所副所長武松濤記憶猶新。
在借鑒一些現有國際方案和已有先進國家的相關材料的同時,中國科學家決定自主設計方案,自主研制一些關鍵器件,走一條“省錢的路”。
在國外,類似實驗裝置的相關部件主要由工業企業生產。EAST工程所需部件大都是非標準產品,而我國工業界力量相對較弱,中科院等離子體研究所設立了上百人的研制中心,自主加工制作關鍵部件。
絕緣子是EAST裝置的核心部件。1998年武松濤和同事去俄羅斯考察,想買幾百個這種如同圓珠筆大小的部件,對方一報價:一個1400美元。“一兩個狠狠心就買了,但這么多,就太貴了。”武松濤咬咬牙:“我不信這個東西自己做不成!”
回國后,31歲的潘皖江博士帶領一個小組從基礎原理、基礎結構、基礎實驗做起。在超低溫下,部件動輒非裂即碎。失敗了一次又一次,歷時三年終于在2000年研制成功。“我們的部件現在比俄羅斯的還有競爭力。”
導體研制、磁體研制、精密加工、絕緣處理……一個個難關相繼被攻破。這些技術不僅解決了EAST裝置的難題,還可以輻射到其他工業領域。
約束帶電粒子的強磁場,是通過超導導體中的強大電流產生的,而低溫是維持材料超導性的先決條件。科學家經過努力,成功地將EAST200多噸冷制部件的溫度降到了零下269攝氏度。“2004年,印度自己研制的托卡馬克裝置降到60多攝氏度,就降不下去了。”項目總工程師翁佩德說。
預計2008年建成的韓國類似裝置已耗資3.5億美元,同樣項目在美國需要5.7億美元。
8年時間、2億元人民幣、56項具有自主產權的關鍵技術——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中國科學家不僅建成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核聚變實驗裝置,而且實現連續成功放電,以高效率創造了令世人驚異的成績。
“以前無人理睬,現在國際重要的聚變大會競相邀請,成了VIP(貴賓);以前只能是張貼報告,頂多是口頭報告,現在是邀請報告。”國際學術會議上“待遇”的轉變,讓武松濤感觸良多。
“對世界聚變研究產生重要影響的先進科學設備”、“世界上第一個同時具有全超導磁體和主動冷卻結構的托卡馬克”,一系列評價接踵而至。“EAST將在未來10年內保持世界先進水平。”美國核能專家蓋瑞·杰克遜博士說。
在我國率先建成第一個全超導托卡馬克后,日本計劃參照我國的方法將現有裝置改造成全超導裝置;美國由于諸多因素,取消了原有計劃……
“我做不下去了,換人吧”
成功設計出“絕緣子”的潘皖江,在多次失敗后一度陷入絕望:“我做不下去了,換人吧。”
拿不出總體設計方案時,武松濤感覺“走投無路、無從做起”。種種壓力疊加,讓這位科學家甚至在同事面前掉下了眼淚:“這個項目如果沒做好,我們愧對整個社會,愧對整個國家。”
一雙雙熱情的手伸向他們,一句句溫暖的話在他們耳邊響起。研究室同事安慰潘皖江,“我們可以一起從頭做起,一起從最基礎做起。”所里的老研究員鼓勵武松濤:“我都能感覺到你們的壓力,我相信你們能完成任務。”
“保證星期六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證”--這是團隊成員們不成文的作息守則。科研人員遠赴俄羅斯,從一堆超導導線中挑選優質導線,枯燥的工作一干就是半年,而為了節約經費,研究人員寧愿每天在冰天雪地里走40多分鐘,把鞋子都走壞了兩雙;年近古稀的研究者大熱天還堅守在實驗室,暈倒后第一句話竟然還在問工作怎么樣了。
何以如此?“是一種精神、一種事業的快樂,支撐起了這些人。”研究所所長李建剛說:“這些‘臭皮匠’一起完成一件事,我們所的團隊精神沒說的。”
200多人的團隊平均年齡40歲,沒有一個院士。“‘單個’拿出去都不是最強的,但是合在一起就能發生‘核聚變’。”經歷整個研制過程的武松濤說。
2006年11月21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計劃(ITER)終于塵埃落定,正式啟動。這一舉世矚目的反應堆將建設10年。作為參與國家之一,中國將承擔10%的責任,而中科院等離子體研究所將承擔起一批部件的研發任務,涉及超導技術、大功率電源技術、遙控技術等。
科學家預計要到2050年左右,才能真正實現核聚變發電。追逐“太陽”的過程,絢爛美麗而又充滿艱辛。擺在中國科學家面前的道路,也同樣是充滿荊棘。但我們堅信,他們離“太陽”一定會越來越近……
“我們已經好幾年沒有過年了。”15日上午,武松濤在電話中告訴記者,本輪實驗之后,整個團隊將放一次長假,“畢竟,我們虧欠大家太多了。”(李斌、楊文婷、蔡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