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10月25日開幕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上,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石秀詩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了關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資項目實施情況的跟蹤調研報告。
從今年5至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教科文衛委員會、農業農村委員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成立四個調研組,分別對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設、教育和衛生等民生工程、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農田水利建設等重大公共投資項目的實施情況,開展了跟蹤調研。
2010年中央財政安排的重大公共投資預算,努力向“三農”、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衛生等民生領域傾斜,為實現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0年,全國人大批準了國務院提出的中央財政安排公共投資9927億元的預算。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642億元,教育和衛生等社會事業建設投資981億元,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投資742億元,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民生工程投資2536億元。
拉動經濟增長,有效擴大就業
石秀詩說,近兩年實施的重大公共投資項目,在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的有效組織和有力推動下,建設情況總體較好,在保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是拉動了投資和經濟增長。二是增加就業崗位,有效擴大了就業。三是加大“三農”、教育、衛生、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領域的投入,建成了一大批惠民、利民工程,促進了社會和諧。
(一)健全制度,加強指導。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制訂了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和規章制度,明確工作要求,規范工作程序,著力提高中央投資在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各級政府也制訂了地方規范性文件,加強政策指導,強化監督管理,落實各部門在項目申報、規劃審批、資金籌措、施工組織和監督檢查等方面的責任,做到有章可循,規范管理。
(二)完善規劃,加大投入。國務院組織有關部門編制了2010—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規劃和“十二五”住房保障規劃。國務院制訂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有關部門編制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規劃和精神衛生防治體系建設規劃。
(三)改進管理,加強監督。國務院進一步健全部門協調機制,加強投資主管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的分工合作,完善投資安排的會商協調機制。改進技術改造、科技創新、教育、衛生等項目的補助資金下達方式,由中央有關部門切塊下達到各省級政府,再由地方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具體建設項目,發揮了地方的積極性,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
(四)創新機制,講求實效。各地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積極探索,勇于實踐,高度重視機制創新,積累了一些有益經驗。吉林、山東等省將棚戶區改造與廉租住房保障統籌安排,有效解決了棚戶區內低收入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
(五)進度加快,成效顯著。2009年,全國已完成新建、改擴建各類保障性住房200萬套,各類棚戶區改造130萬戶,農村危房改造76.9萬戶。中央預算安排投資195億元,支持技術改造項目4667個,拉動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787億元。
到今年8月底,中央財政年初安排的692億元(含去年結轉的50億元)和追加安排的100億元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已全部下達;全國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和各類棚戶區改造項目已開工410萬套,占計劃的70%;農村危房改造已開工68萬戶,占計劃的56%。解決6467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增農村電網線路42.3萬公里,建成農村公路約11.85萬公里,建成農村沼氣項目320萬個,水利設施新建及加固堤防4612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5萬平方公里。
項目建設實施存在五方面問題
石秀詩表示,在調研中發現,今年各地的重大公共投資項目建設實施情況與去年相比,在許多方面都有了較大改進,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有些同志的思想認識仍不夠統一。有的同志認為,重大公共投資項目建設只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拉動經濟增長的應急之策,沒有認識到“三農”、教育衛生、科技創新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是與改善民生、產業升級密切相關的工程,是長期的社會工程;有的同志認為保障性住房建設是推進舊城改造、美化城市環境的難得機遇,沒有堅持宜修則修、宜建則建的原則,盲目追求擴建、新建,攤子鋪得很大,等等。
(二)有些項目建設規劃仍不夠嚴謹。有些地方制訂的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對居民保障需求缺乏準確的調查統計,簡單地根據中央補助資金數額編制建設規劃,造成規劃和實際需求不一致;有些地方制訂的規劃只有建設總規模和資金總需求,對各級政府承擔的資金數額和比例等沒有明確要求,導致規劃難以有效實施,等等。
(三)有些項目安排仍比較分散。雖然中央財政安排了大量公共投資,但由于建設項目安排過多,所需資金與實際投入仍存在較大差距。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長期穩定投入機制尚未建立,資金安排規模與實際需求差距很大,等等。
(四)地方資金配套仍相當困難。據衛生部反映,2009年規劃的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中央投入比重占48.7%,地方配套比重占51.3%,其中由基層衛生機構自籌的比重又占到地方配套資金的51.7%,落實比較困難。截至今年5月,去年要求地方配套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資金,平均到位率只有68.4%,有的省份僅有30%,嚴重影響工程建設進度,等等。
(五)有些項目實施仍不夠規范。國家安排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在建設規劃、政府投入、社會融資、可持續經營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等等。
石秀詩表示,通過連續兩年對中央政府部分重大公共投資項目實施情況開展專題調研,我們深深感到,對于正在實施的重大公共投資項目,不僅要有當前的周密安排,更要有長遠的考慮和打算。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做好項目后續安排。國務院有關部門對于今后的長遠發展和項目管理,應當認真思考,全面籌劃。(二)與制定“十二五”規劃緊密銜接。當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在研究制定“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謀劃未來五年的改革和發展大計。(三)深化政府投資體制改革。目前重大公共投資項目建設中存在的許多困難和問題,都與政府投資管理體制有關。(四)建立基本住房保障制度。(五)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支出責任相匹配的財政體制。(記者 秦佩華 毛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