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公務員辭職強化了公務員的優越性?
盡管昆明市人事局表示,“該政策制定的出發點是好的”,但質疑聲、反對聲之大,使該政策一時置于尷尬境地。
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鼓勵公務員到企業工作的現象從未間斷。據報道,從2000年1月到2003年6月,全國各地(不包括中央部委及所屬單位)共有10304名科級以上黨政領導干部辭職“下海”。
北京大學法學院姜明安教授指出,這一現象有特定的歷史背景。那時,中國社會剛剛開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轉型,這種轉型要求人才資源的配置與之相適應。但當時的人才大多集中在政府機關。政府機關人才過剩,人浮于事,而市場卻人才奇缺,特別是管理型人才、開拓創新型人才奇缺。這一時期,人才資源配置失衡的調節任務主要由政府承擔,所以當年政府通過一系列鼓勵性政策,如停薪留職、經濟補償、優惠貸款、減稅免稅等,支持公務員“下海”。從今天取得的成績來看,這些政策對推動中國社會體制和觀念的轉型是有重要貢獻的。
但是,從改革過程中積累的問題來看,由國家給保障讓公務員創業,應該更加謹慎。
“政府制定優惠政策,特別是經濟補償標準,必須通過聽證會廣泛聽取納稅人的意見,還應當向人大報告并經相應人大或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因為用于補償的錢不是政府的,而是納稅人的。”姜明安說。
博士生導師、廣東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張尚仁也指出,相比于80年代、90年代,如今公務員掌握的經濟資源、享受的待遇和利益有增無減,從房改、醫療、社會保險到子女上學等,都不是用貨幣算得出來的。“政府行政權力的非理性行使,使民眾并不因經濟收入增加而增加對政府的信任,反而對政府的許多行為不滿,政府本來是為維護公平而存在的,但現實中最不公平的卻在于政府擁有種種特權。”他說。
這種特權和待遇外顯化就有了貨幣價值。一位企業家認為,服務非公企業或辭職創業的公務員,雖然沒有了公務員的身份和權力,但其所掌握的公共資源在一定時期內仍可以發揮作用。比如規劃局、土地局的到房地產公司,衛生局的到私立醫院,“熟人關系就成了一種資本”,公共資源的商業化實際是在助長一種不正之風,損害了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
“如果排除公務員使用所占有的公共資源,在創業市場上和其他人一起競爭,其風險和成功率都是一個未知的數字。”這位企業家說。他還認為,昆明市出臺的這一政策,實際上是強化了公務員的諸多優越性。“按照這一政策,一個人一旦做了5年公務員就有了高于工人、農民的價值和待遇,企業職工自愿辭職,不要說給你獎金、保留工資待遇,就連經濟補償也沒有。因為你不為企業創造價值了,企業有什么理由還供養你?”
云南大學教授胡其輝認為:“將一名使用納稅人提供的資源的公務員,轉變成為一名納稅人,這是一個降低納稅人負擔的舉措,但同時也可以視之是一種對‘公務員退出’的補償或‘贖買’政策。”
“贖買”并非都是不合理、不公平的政策
近年來,一些地方在探索建立公務員退出機制的過程中,都采取了一些類似昆明這樣的“贖買政策”。雖然這一政策引來眾多爭議,但有學者認為,這種“贖買”并非都是不合理、不公平的政策。公務員正常退出機制之所以遲遲難以建立,原因在于公務員享有高于社會一般水平的待遇保障,這些待遇使公務員一般不愿意自動“退出”。因此,對自愿辭職創業的公務員進行“贖買”,實際上是在對他們自愿退出公務員體系進行補償。這種補償,都是由公務員職業的特殊性決定的。
“但是,這種特殊不能超過一定限度。”時政專欄作家凌之敏認為,公務員群體的特權,不能由他們自己主導和決定,應該通過法律來調整。公務員享有的待遇使公務員成為社會上最搶手的熱門職業,其結果是,無論怎么改革,財政供養的人員并沒有減少,如此以來,公務員自愿退出的補償成本只會越來越高。
張尚仁認為,如今,一些地方政府扮演的仍然是經濟建設的角色,并沒有把重點放在公共治理上。“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企業才是創造社會財富的最重要力量,政府應逐漸從直接創造財富的競爭中退下來,轉而致力于為“企業創造財富”創造更優越的環境,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張文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