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貴州、浙江、湖南、上海、新疆等地連續(xù)發(fā)生數起沖擊國家政府機關和公職人員的惡性事件。觀察家注意到,面對一系列惡性事件,中國政府和媒體并未因奧運召開在即而掩飾,而是將真實訊息立即公布,不回避、不瞞報。
七月八日恰逢北京奧運倒計時一個月的節(jié)點,中國的各大媒體正鋪天蓋地地展開有關迎奧運的喜慶報道,但同時,對于“六?二八”甕安事件的反思和剛剛發(fā)生的新疆暴力抗法事件的最新消息,也占據著媒體的顯著版面。“有喜報喜、有憂報憂”成為北京奧運前媒體報道的一大特色。
毋庸置疑,經歷過汶川大地震洗禮的中國媒體在面對突發(fā)事件時,已愈加真實、客觀、及時,顯示出中國內地愈加寬松的輿論環(huán)境。
無可否認,頻發(fā)的惡性事件暴露出當下中國所面臨的各式繁雜的社會矛盾和問題。值得慶幸的是,在經歷過“五?一二”大地震后學會與謠言賽跑的中國政府已經明白,只有及時、公開、透明地提供權威信息,才能真正扼制住謠言的散播,做到“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顯然,中國政府已拋棄了延續(xù)數千年的“愚民社會”的思想,信任自己的國民具備鑒別真?zhèn)巍⒚鞅媸欠堑呐袛嗄芰Γ瑫r也是基于自己有能力妥善處理各類突發(fā)事件的信心而表現(xiàn)出的一種坦然。
回顧數起惡性事件相關訊息的傳播,除了政府的披露、媒體的報道,尚不可忽視的即是網絡的力量。雖然網絡上也充斥著不明真相者的揣測、別有用心者的謠言,但“真理越辯越明”,發(fā)現(xiàn)謠言后的封鎖顯然不智,更高明的作法則是政府出面積極引導,以平等的姿態(tài)參與對話,及時公布真相,疏導民眾的過激情緒。
其實,網絡也充當著一個老百姓的出氣孔、社會的安全閥的角色,民眾可以利用它表達訴求、抒發(fā)心中的不平,政府采取疏通而非封堵的態(tài)度,會讓民眾感覺到自己有地方說話,有地方“出氣”,亦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的穩(wěn)定大局。
今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在分享改革成果的同時,中國也正承受著社會轉軌期所帶來的種種陣痛。可以預計,將來類似惡性突發(fā)事件仍不可避免,但只要中國政府敢于面對、勇于探索,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將解決的全過程置于陽光之下,置于公眾和媒體的監(jiān)督之前,人們就有理由相信,能夠直面真實自己的中國有信心、有能力面對任何問題。(本社評論員 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