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發布嚴厲氣候警告稱人類要為全球變暖負90%責任,本世紀末——
北冰洋將不再有冰 中國將嚴重缺水
氣候異常之俄羅斯天降“彩雪”
1月31日,俄羅斯中南部地區下了一場雪。這場雪不是白色、而是“彩色”的,深淺從淺黃到橙黃不等,同時,這種雪伴有一股特殊的霉味,雪中還有油性的斑點。“彩雪”覆蓋面積達1500平方公里,據悉“彩雪”可能是由于某個大型工業企業發生技術故障或者排放廢氣造成的。
另外,歐洲全境今年的冬天都不太冷,法國往年常見的候鳥今年也沒有飛來。
氣候異常之中國今冬氣溫偏高
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今年我國冬天氣溫比以往略微偏高。專家表示,受全球氣候變暖現象影響,我國北方部分地區今年冬天氣溫比往年同期偏高。1月我國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1.4攝氏度。偏高的氣溫帶來植物生長的反常變化。江蘇省氣候中心的消息稱,自2006年12月份以來,江蘇省大部地區氣溫持續偏高,引發植物反季節開花,南京市一些區域的桂花在嚴冬開放。
氣候異常之中國洪澇干旱等極端事件
氣候變暖后,我國的天氣-氣候極端事件的發生頻率增大,我國的極端降水事件趨多、趨強。極端降水平均強度和極端降水值都有增強的趨勢,長江及長江以南地區年降水量和極端降水量趨于增加,極端降水值和降水事件強度有所加強。長江中下游大部分雨澇集中在5-7月份,受澇次數占全年的70%-90%,尤其在20世紀90年代極端降水量比例趨于增大。
北京時間2月2日,聯合國在巴黎發布迄今為止最嚴厲的氣候警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表的一份評估報告摘要一針見血地指出,全球氣候變暖有超過90%的可能由人類活動導致。報告說,全球變暖將持續數百年,海平面將持續上升。報告說,現在的形勢迫切需要各國政府進一步減少和限制溫室氣體排放,以延緩氣候變暖趨勢。
[報告結論]
氣候變暖 人類要負90%的責任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這份長21頁的報告說,過去50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極可能”與人類使用石油等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增加有關,報告說,“極可能”意味著可能性超過90%。
在2001年發表的第3份評估報告中,IPCC認為,氣候變暖與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有關的可能性至少是66%。IPCC最新報告預測,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1.8至4攝氏度,海平面升高19至58厘米。在2001年發表的評估報告中,IPCC曾預測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升高1.4至5.8攝氏度,海平面將升高9至88厘米。
專家們再次警告氣候變暖帶來一系列災難性后果,例如,北極地區冰雪融化、墨西哥灣暖流減緩、海平面升高,暴雨、干旱和熱浪等極端天氣頻繁出現。
[科學依據]
130多個國家地區、500多名專家歷時3年寫成報告
自19世紀中期有記錄以來,全球平均氣溫高居前10位的年份都出現在1994年以后。很多歐洲國家今年1月平均氣溫也創歷史最高紀錄。但氣候變暖是否與人類增加溫室氣體排放有關,歷來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IPCC的報告代表當今主流觀點。
這份全球氣候報告的編寫充分體現了“全球性”,報告歷時3年,有來自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名專家參與。報告稱,目前地球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比過去1萬年中任何一段時期都高,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過去65萬年中任何時候都高,比工業革命前高35%。
倫敦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所長卡米拉·圖爾明說,IPCC的新報告為證明人類活動導致氣候變暖提供最有說服力的證據。
[亡羊補牢]
出臺《京都議定書》 美國為私利竟中途退出
為使人類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通過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2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
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
世界頭號經濟大國美國人口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卻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美國曾簽署《京都議定書》。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影響美國經濟發展”和“發展中國家也應該承擔減排和限排溫室氣體義務”為借口,宣布拒絕批準《京都議定書》。
埃菲爾鐵塔滅燈警示
1日19點55分至20點,每晚都熠熠發光的埃菲爾鐵塔的2萬盞燈全部熄滅。正在開會研究全球變暖報告的會場所在地希爾頓飯店也拉下了電閘。與埃菲爾鐵塔同時熄燈的還包括多個國家的地標,意大利羅馬當局關閉了圓形競技場遺址和市政廣場兩處燈光,西班牙馬德里選擇了最具代表性的阿卡拉拱門。
美企業請人反擊報告
美國一些能源巨頭也紛紛請“筆桿子”出馬,為它們辯護。由美國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資助的美國企業研究所曾致函美國、英國和其他國家有關專家,請他們寫文章,駁斥IPCC的報告,并表示將支付每人1萬美元稿酬和差旅費。
科學家近年來對全球變暖的影響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雖然還不能全面預測全球變暖給地球帶來的多種變化,但人類對全球變暖的負面影響已經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一、水供需矛盾加劇:全球變暖導致降水變化,全球水資源供需矛盾愈加明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今年初曾指出,如果地球平均氣溫上升4攝氏度,全球就會有30多億人面臨缺水問題。
二、天災威脅加重:地球“發燒”,熱帶風暴和颶風的次數和強度可能增加。
三、島國命運堪憂:地球兩極冰雪融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眾多島嶼將被淹沒,一些島國可能不復存在,島上及沿海居民生活受到威脅。
四、夏天熱浪頻仍:有關報告顯示,如果全球平均氣溫上升3攝氏度,北美地區受熱浪侵襲的次數將增加3至8倍,世界其他地方與北美情況類似。
五、生物鏈被打亂:由于氣候變化,不少動物開始向南部或北部遷移,生物物種活動范圍的變化將導致遷入地和遷出地生物鏈出現混亂,從而對農林業和漁業產生不利影響。
六、傳染疾病肆虐:由于全球變暖,許多通過昆蟲、食物和水傳播的傳染性疾病的傳播范圍將擴大,并對貧困地區的人口造成顯著影響。
七、經濟發展蒙陰影:據統計,20世紀90年代,全球發生的重大氣象災害比50年代多5倍,因此造成的年均經濟損失從60年代的40億美元飆升至290億美元。
全球變暖帶來的“七宗罪”
全球日益變暖,北冰洋的海冰將在本世紀后半段融化消失。而歐洲阿爾卑斯山冰河融化,已經不再是冬季滑雪勝地而成了避暑區;歐洲地中海沿海地區的夏季由于熱浪已幾乎無法居住。部分太平洋島國將被上升的海水淹沒;干旱區擴大,非洲和南亞等地的旱災更加嚴重。
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中,澳大利亞著名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體。然而,受全球暖化的影響,它很可能將在數十年內滅亡。
報告中的一章顯示,天氣變化、全球變暖將加劇大堡礁的珊瑚白化速度,由于水溫變熱,海水變酸,致使一年一次的定期堡礁白化損害很可能將提前至2030年。如果組成珊瑚的有機體死亡,珊瑚礁會脫色,留下白色石灰巖。大堡礁將因此進入功能性死亡。
對于這份報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主席拉金德拉·帕里喬這樣形容,“我希望,報告能夠震動人們、政府,讓他們采取更嚴肅認真的行動。”
到2080年,將有11億至32億人口遭受缺水之苦,而饑餓人口將增加2億至6億。負責起草該份報告的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產業研究組織前氣候主任格雷姆·皮爾曼表示:“如果你留意一下中國,會發現和澳大利亞一樣,中國農業地區的降水量也會大大減少。非洲和孟加拉國等貧窮國家將會受到最大的影響。”(徐冰川 王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