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一位記者在拍攝牤牛河(右圖)
8月22日,工作人員在修筑活性炭吸附壩(左圖)
國家環保總局最新的消息表明,吉林省牤牛河水污染事件已得到妥善處置,不會對松花江水質造成影響。這起突發環境事故雖然在5天之內就被平息,但卻再次凸顯了我國水環境危機面臨的“三重門”:企業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門為企業的違法行為撐起了保護傘;大江大河上游密布污染的定時炸彈。
牤牛河水污染事件的肇事者已經找到,8月20日午夜,吉林省蛟河市吉林長白山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在異地處理生產廢液的運輸途中,將約10立方米廢液人為傾入牤牛河,致使河水污染。
這起調動了大批環保應急人員、又是筑壩又是投活性炭的污染事件,僅僅是因為一家企業為了節省10噸污水的處理費。
事實上,這家企業已經不是第一次偷排污染物。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記者在采訪時看到了蛟河市環保部門所作的環境監察報告,這份報告稱,吉林長白山精細化工公司在去年冬季就擅自把有毒廢液拉到農村的山區倒掉,造成附近農田污染。
為什么這家企業會屢次偷排?
因為按照目前的法律政策,“向水體排放劇毒廢液,或者將含有汞、鎘、砷、鉻、氰化物、黃磷等可溶性劇毒廢渣向水體排放、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的,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也就是說,即便被環保部門抓到了,這家企業被罰款的額度最多就是10萬元。而據專家介紹,這樣規模的一家企業,治理成本一年下來肯定不止10萬元,所以在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誘惑下,企業會一次次鋌而走險。
再有,根據現有的法律,如果企業的排污行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按照直接損失的30%計算罰款,但是最高不得超過100萬元”。
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盛華仁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所做的報告中專門提到,“現行法律中確定的法律責任和處罰力度還不適應環境保護工作的需要”。
據蛟河市環保部門所作的環境監察報告,當環保部門發現吉林長白山精細化工公司有偷排行為后曾對該企業的環保治理能力進行了調查,結論是,這家企業“沒有相應的管理技術和經驗,監測水平和手段都與實際管理需要不適應,很多化工知識不懂,反應原理不懂,工藝流程不懂。”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企業的門口,卻掛著當地重點扶持企業的牌子。
盛華仁在指出現行法律處罰力度不夠的同時還進一步闡明,當前的主要問題并不是無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地方政府對環境保護重視不夠,對污染行為視而不見,放任自流,甚至實行地方保護;一些企業的環境法制觀念和社會責任意識淡薄,往往只顧自身利益,靠犧牲環境和公眾利益來換取暫時的企業效益。
“這種狀況如不改變,環境惡化的趨勢就不可能得到遏制,環境污染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治理。”盛華仁說。(劉世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