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加大改革開放力度,不斷厚植轉型發展新動能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落實“1+5”方案,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強化引導去產能,推動煤礦整體退出,“一企一策”妥善處置“僵尸企業”。因城施策去庫存,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全市商品住房庫存面積控制在280萬平方米以內。分類有序去杠桿,支持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力爭全年超過180億元;加強財政管理,確保政府性債務安全可控。幫助企業降成本,實行收費目錄清單管理,降低各類中介評估費用,擴大直購電直供氣試點范圍。狠抓“一提一創一培”,發揚“工匠精神”,培育“百年老店”,開展品牌創建和質量對標提升行動,爭創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加強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建設。
突出抓好重點領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實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推進交通、文化、旅游、城管四大領域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推動執法重心下移全覆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深入推進市屬國有停產企業“人資分離”改革試點,加快退出一般競爭性領域。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加快建設成德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全面建成市、縣、鄉三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推進縣級農村信用聯社改制組建農商行,力爭德陽農商行掛牌。
實施充分開放合作戰略。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落實“251三年行動計劃”,打造“一帶一路”重大裝備供應商。圍繞高端發展“招大引強”、轉型升級“補鏈強鏈”,推進專業招商、精準招商,力爭到位市外資金700億元。舉辦首屆“四川國際航空航天展”,積極參加“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萬企出國門”等活動。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國內重點地區的經濟合作,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推動對外貿易便利化,深化“大通關建設”,加快籌建綜合保稅區,爭取共享自貿區政策,力促進出口企穩回升。
五、奮力沖刺全面小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率先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大力推進產業扶貧、新村建設扶貧、貧困家庭技能培訓等12個專項扶貧工作,深化“三免三定”、股權量化等特色扶貧,確保3.85萬貧困人口全面脫貧,市級貧困村全部退出。按照貧困戶“一超六有”、貧困村“一低五有”退出標準,抓好集中退出驗收考核和第三方檢查評估工作,確保脫真貧、真脫貧。扎實推進對口幫扶藏區彝區工作,確保6個受扶縣貧困村、貧困戶如期脫貧。
切實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深入實施民生工程,辦好民生實事。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統籌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等重點人群的就業工作,新增就業3.3萬人。加強“五險統征”,鞏固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健全重大疾病救助體系,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和城鎮職工補充醫療保險制度。健全社會養老體系,建設日間照料中心89個。實施棚改8023戶,完成農村危房改造7966戶。
切實增強公共服務能力。大力發展優質教育,助推城市品質躍升。新建10所幼兒園、3所小學,改善30所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著力打造職業教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示范市。加快建設電子科大成都學院什邡校區、國家法官學院四川分院、標榜職業學院中江校區等項目。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三醫”聯動機制,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抓手助推分級診療,推進健康城市及醫養結合試點建設,提升重大疾病防治能力,開展計生特別扶助對象“三項保險”試點。深入開展“三講三愛兩進步”活動,建設省級文創產業示范園。舉辦全市第三屆運動會,抓好全民健身苑建設。
切實推進社會治理創新。深化平安德陽建設,深入實施“主動警務戰略”,完善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構建“大平安”社會管理格局。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堅持用法治思維化解信訪矛盾。推進村(社區)綜合服務信息平臺建設,深化社區網格化管理。完善安全監管機制,完成“智慧安監”大平臺建設,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健全覆蓋城鄉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強化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確保城鄉安全、市民安寧、社會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