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五年發展回顧
各位代表,2016年是本屆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回顧五年的歷程,我們倍感欣慰!全市上下風雨同舟、砥礪奮進,以更加堅實的步伐、令人矚目的業績,成就了一個輝煌的五年。尤為可喜的是,德陽成為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成德同城化納入成都平原經濟區“十三五”規劃,為推進我市在高起點上新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五年來,我們致力于穩增長、調結構,經濟發展邁入“雙中高”新階段。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7%、增速高于全國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累計突破4500億元、年均增長11.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3%。產業結構持續優化,規上工業、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11.5%、9.8%;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1.8%,比2011年提高7.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2011年的近2倍;人均糧食占有量、糧食單產等指標居全省第一。經濟新動能加快成長,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工業比重比2011年提高1.5個百分點;上市掛牌企業達270家,比2011年增加265家。
五年來,我們致力于抓創新、促轉型,創新驅動邁入換檔提質新階段。成功躋身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市,成功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市,榮膺中國科協創新驅動示范市、全國首個職業教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示范區。創新驅動多點發力,德陽高新區升格為國家級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大關、居全省第三,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2.5%、居全省第二,企業技術中心數量實現翻番,全國新增的14座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有12座由德陽制造。創新創業掀起熱潮,五年累計新登記市場主體6.9萬戶、年均增長18.72%,各類創投資金規模超50億元,“德陽創客”成為城市新名片。
五年來,我們致力于打基礎、利長遠,城鄉建設邁入跨越發展新階段。基礎設施投資累計突破千億元,年均增長16.3%,城鎮化率接近50%、比2011年提升6.6個百分點,建成區面積凈增63.67平方公里。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城際鐵路建成通車,新增高速公路、干線公路8條,新(改)建農村公路1690公里,新增普通國省道12條666公里、增幅達195%;開工建設中型水庫3座,建成各類水利工程14056處。城鄉環境更加優美,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園林城市、森林城市和四川省文明城市,列入全國重點鎮10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2個,建成幸福美麗新村718個,林木覆蓋率比2011年提高1.83個百分點。
五年來,我們致力于促改革、增活力,改革開放邁入全域推進新階段。累計啟動272項改革事項,59項省級以上改革試點扎實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中國二重司法重整、職業教育綜合改革、“一窗進出”審批模式等受到中央和省委充分肯定。開放合作全方位推進,累計引進市外到位資金3225.3億元、利用外資9.27億美元,境外投資企業達55家,參與國際產能合作企業160余家,德陽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開關開檢,創建國家級出口基地4個,進出口額累計超過150億美元、居全省第二,國際友好城市達7個,發展活力進一步顯現。
五年來,我們致力于辦實事、惠民生,人民生活邁入全面改善新階段。累計民生支出658.3億元、年均增長12%,減貧37.05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5倍、1.8倍。基本實現人人享有社會保險,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94%、176%。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87685套,改造農村危房2.3萬戶,解決農村安全飲水45.9萬人。累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555件、政協提案1255件,城鎮居民醫保制度改革等建議提案有效促進了民生改善。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教育資助體系實現全覆蓋,新建本科院校1所、高職學院6所,實現縣縣有高校。衛生計生事業長足發展,群眾健康水平顯著提高,全市人均預期壽命從2011年的74.86歲提高到79.94歲。平安德陽建設扎實推進,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連創新高。圓滿完成對口援建蘆山和首輪援藏工作。
五年來取得的成績,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下,全市廣大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離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全市人民,向駐地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關心、支持德陽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績鼓舞人心,差距必須正視。當前,全省市州競相發展態勢逼人,德陽被趕超壓力空前加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部分指標與預期目標存在一定差距;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任重道遠;一市一區格局制約發展,核心功能品質和承載能力亟待提升;做強縣域經濟、統籌城鄉發展的任務較重;生態保護體系不夠健全,環境質量需進一步提高;群眾反映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得到妥善解決,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務艱巨;政府工作還存在不足,一些領域的事中事后監管不到位,少數政府工作人員面對新形勢不適應、不作為、不會為、不善為的問題比較突出。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對標先進找差距,奮力趕超爭一流,扎實做好轉型發展、加快發展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