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產業繁榮活躍。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67.8億元,增長9.1%。為發揮財政資金杠桿撬動作用、有效吸納社會資本,積極謀劃建設北方畜產品交易中心,北方工業股權交易中心建設已獲省政府批準。為給中小微企業創造更加優越的金融環境,創新開展了銀稅、銀保合作和銀企對接,設立了企業流動貸款周轉金,為28戶企業“倒貸”7.2億元,為30個重點項目融資106億元。安泰生物、正赫新材料、華工機床在新三板掛牌,瑞盛食品、千嘉木業、緣子匯福、蒲峪冰川蘇打水在上海股權交易市場上市。實施“股權+債權”融資7.1億元。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590.1億元,貸款余額1407.7億元,分別增加155.1億元和243.3億元。旅游業持續增長,全年接待游客177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0.7億元,分別增長15.5%和18.1%。奧悅室內外滑雪場及水上樂園、萬力皮革美食城、昂昂溪水師森林溫泉度假區開工建設,飛鶴乳業觀光牧場、扎龍溫泉小鎮商業街、龍沙動植物園水上項目建成并對外開放。泰湖濕地公園和梅里斯哈拉新村分別晉升為國家4A和3A級旅游景區。羅西亞大街成為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中國歷史文化街區,興十四村、哈拉新村和小河東村被列為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互聯網+綠色有機食品產業”發展迅速,線上交易額達43億元。萬達廣場、翰沃家居建材城建成運營。對俄農產品貿易產業帶項目正式啟動。成功舉辦綠博會、小交會、農產品電商博覽會等35個展會。與俄羅斯烏法市成為友好城市。
——城鄉建設取得新成果。完成上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小城鎮規劃和中心城區7個專項規劃,城鄉規劃展示館投入運行。哈齊高鐵正式通車。卜奎互通和南互通工程交付使用。勞動湖南擴全線貫通。成功與中冶集團簽訂沿江景觀帶PPP項目合作協議。升級改造城區主次干道30條、鋪裝面積108萬平方米,打通了市民企盼多年的雙華路、明海公路、曙光北大街等城市主干道。投資1.2億元,建設農村公路330公里。投資1.96億元,建設“三供兩治”項目10個。中心城區新建大熱源3座,改造老舊供熱、供水管網103公里,拆除供熱小煙囪35座,撤并整合燃煤鍋爐369臺。氧化塘治理、污水處理等項目扎實推進。全市淘汰黃標車1.4萬臺,投放新能源公交車47臺,亮化公交站點635處,新建公交首末站5處。城市管理重心下移,鄉鎮成立城管中隊,縣(市)區、鄉鎮城鄉管理網格覆蓋率分別達到98%和95%,7個縣區建成數字化城管平臺。中心城區拆除違建4830處,新建停車場22處,20座新型環保公廁投入使用。累計爭取資金8億元,推進72個節能減排項目實施,節能減排示范市綜合考核全國優秀。12個單位晉升為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空氣優良天數達313天。城區栽植樹木、綠籬140.5萬株,新增綠地面積128萬平方米;鄉村植樹造林13.4萬畝。新創建省級生態縣4個,全市生態創建水平均達到省級以上標準。啟動美麗鄉村“三年行動計劃”,在六條文明帶上打造了191個達標村、166個典型示范村,走在全省前列。
——人民生活持續改善。30件民生實事完成29件,“冬季國際冰雪馬拉松”賽事因合作方核心層人員變動無法實施。全市第一家創業咖啡成立運營,為9957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5.3億元。城鎮新增就業10.4萬人。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52萬人,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參保分別達到174.3萬人、38.8萬人和18.3萬人。實行醫保城鄉統籌,完善城鄉居民醫保大病制度,啟動和推進醫保市級統籌工作,群眾就醫負擔進一步減輕。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510元和每人每年3500元,集中供養“三無”人員生活補貼實現年度動態提高,臨時救助困難家庭1.3萬戶。養老機構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和醫療簽約服務逐步推行,智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試點取得成效,失能老人康復中心養老護理實訓基地和民康醫院項目主體完工,中醫醫院百草養生院投入使用。困難群體法律援助實現全覆蓋。實施精神障礙人員救助和殘疾人關愛工程,“健康快車”免費為1280名白內障患者進行復明手術。新開工建設棚改回遷房2.2萬套,建成7901套,啟動49個地段3.1萬戶棚改征收任務,購買1.79萬套存量商品房用于棚改回遷;建設公租房1530套、9.2萬平方米;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261.3萬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區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改造12萬平方米;完成城區老舊單散住宅小區改造123萬平方米,受益居民2.4萬戶;改造農村泥草(危)房3.2萬戶,超額完成計劃任務。取消了兩座嫩江大橋收費。下調了城區供熱取暖費價格,規范了中心城區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行為。新改擴建幼兒園46所、標準化學校21所,義務教育均衡化穩步推進,我市成為全省唯一的“省部共建國家現代農村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試點市,3個縣成為全國農村職成教育示范縣。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全面鋪開。成功舉辦國際鶴文化藝術節、扎龍國際婚禮文化節、中國老年合唱節、全民健身運動會等重大群文活動。3部影視作品榮獲國家級大獎,神鶴劇本工廠吸引投資1.2億元。滿繡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建中心村文化設施107處,新增全民健身場地300處,承辦亞洲冰球聯賽等國家級以上賽事6項,市射擊綜合訓練館建設完成。城鄉社區“雙百”示范工程扎實推進,新建城市、農村示范社區21個,我市成為全省首批社區社會工作試點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實現“七連冠”,全國“六五”普法通過驗收。深化“平安鶴城”、“法治鶴城”建設,刑事案件下降6.8%,榮獲全國法治城市創建先進單位。嚴厲打擊各種擾亂市場經濟秩序行為,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十佳食品安全城市”。信訪形勢總體穩定。安全生產責任有效落實,專項整治成效顯著,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扎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嚴肅整治“不嚴不實”問題,政府服務效能、創業勁頭和擔當意識進一步增強。推進簡政放權,市本級行政權力取消125項、暫停10項、下放10項,承接省下放權力92項。全面取消市級非行政許可審批類別,編制并公開了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權力運行流程圖,開展第三方評估,主動接受監督。實施“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建成市、縣(區)、鄉、村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優化審批流程,集中審批事項全部實現一口受理、一門辦結,網上行政審批中心實現省、市、縣三級互聯互通,重點投資項目實行全程代辦服務。增強市區食品藥品、城市管理、環境監察執法力量,規范細化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基準1179項。公益類和經營類事業單位類別批復工作全面開展。非應急類便民服務熱線實現“‘12345’一號通”,群眾訴求辦結率達97.9%。全年查處破壞經濟發展環境案件104件。統一規范中介機構服務收費、時限和行為,全面推行四證合一、一照一碼、先照后證等工商注冊便利化制度改革。出臺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與執行實施規范,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深入貫徹《預算法》,發揮監察、審計、績效評價作用,強化預算剛性執行,全市“三公”經費支出下降8.3%。監督審查政府投資項目318個,節約投資10.4億元。
民族宗教、新聞出版、社會科學、婦女兒童、防災減災、地方志、統計、檔案、人防、氣象等各項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績。
2015年,我們在做好各項工作的同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通過對上級政策的深入研究和對市情實際的深刻把握,努力找準政策機遇與我市發展的契合點,進一步明確了新常態下的產業發展方向和路徑。依托存量擴張和溢出、資源深加工、創新驅動、招商引資、加強與資本市場合作、強化與科研單位聯姻,以市場化意識和專業化操作,系統謀劃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特色輕工以及旅游、文化、體育等產業并大力組織實施。在裝備制造業上,立足工業基礎,重點發展整機裝備制造、基礎零部件、金屬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產業;在食品加工業上,立足資源優勢,重點發展綠色有機食品、馬鈴薯、肉類加工、乳制品等產業;在特色輕工業上,立足市場需求,重點發展工藝陶瓷、冰雪運動器材、白酒、高端飲用水等產業,為實施“十三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重振我市經濟雄風夯實了基礎。
各位代表!2015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歷屆市政府奠定良好工作基礎的結果,更是全市上下團結一心、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駐齊解放軍、武警官兵和中省直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齊齊哈爾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傳統裝備制造業受外部形勢影響較大,對全市工業和整體經濟當期呈現負向拉動,產業發展中體制機制不活和市場化、專業化程度不高等深層次矛盾仍然存在;農業結構調整任務艱巨,各縣(市)區主導產業仍不突出;牽動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不多,存量擴張、資源精深加工不夠,若干產業領域的增長潛力還沒有充分釋放;創新能力不強,在新常態下依靠新動能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不足;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人均財力水平低,民生事業和城市建設歷史欠賬多,保“吃飯”、保運轉面臨很大壓力;一些行政行為與“三嚴三實”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干事創業的精氣神還有待于進一步提升,發展環境需要持續大力改善。對此,我們一定堅持問題導向,高度重視,找準對策,認真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