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廣州市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 2016-03-06 11:27:10  |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廣州市政府  |  責任編輯: 王虔
關鍵詞: 穩增長,調結構,綜合承載力,社會事業,政府建設

過去5年,是我市經濟社會發生重大變化的5年,我們迎難而上,積極作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穩增長調結構,促進經濟提質增效。面對“三期疊加”的嚴峻形勢,堅持把握發展主線,全力穩定經濟增長,不斷優化產業結構。

以重大項目建設帶動發展。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突出重大項目帶動功能,5年安排429個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超4200億元,拉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9萬億元,年均增長12.7%,去年總投資5405.95億元,是2010年的1.66倍。連續開展系列招商引資引智引技活動,吸引樂金顯示、北汽、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阿里巴巴、騰訊、國美、小米等一大批高科技項目、優質品牌和總部企業進駐。推進南沙自貿試驗區、金融城、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中新廣州知識城等重大平臺建設,形成一批功能突出、特色鮮明、布局合理、支撐全市發展的平臺。

以擴大和提升有效需求促進增長。持續開展國際購物節、美食節等促銷活動,推動傳統專業批發市場和重點商圈升級改造,開展系列商貿改革試點,發展電子商務,培育信息、旅游休閑、健康養老等新興消費,千年商都地位鞏固提升。去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33億元、比上年增長11%,居全國第3位。全力提振外貿轉型升級,出臺穩定外需政策措施,發展外貿新業態,打造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跨境電商服務試點等14個開放型經濟平臺,增強了外需拉動作用。去年全市進出口總額1338.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出口增長11.6%;跨境電商進出口67.5億元,增長3.7倍,居全國第一。5年累計實際使用外資241.8億美元,境外投資100.51億美元,分別是“十一五”時期的1.4倍和6.2倍。

以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傳統增長動力減弱的情況下,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出臺“1+9”科技創新系列政策,實施財政科技投入和孵化器雙倍增計劃,推進知識產權示范和樞紐城市建設,支持設立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科技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去年財政科技支出71.7億元,是2010年的4.68倍,科技企業孵化器119家、孵化面積650萬平方米,分別是2010年的4.25倍和3.76倍,在孵企業超過6000家,工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8420.56億元,發明專利授權6626件、比上年增長44.4%,企業專利質押融資1.34億元。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深化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建設一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積極培育衛星導航、科技服務、工業設計、文化創意等新業態,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63.5%,金融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9%。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完成“退二”企業314家,推動6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一輪技術改造,打造智能裝備及機器人、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核電裝備等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中小企業先進制造業中外合作區,組建智能裝備研究院,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制造企業應用電子商務開拓市場。去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7萬億元,按可比價格是2010年的1.63倍;預計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2%。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建設39.67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4.5萬畝標準化菜田和一批“菜籃子”生產基地,初步建成市級現代農業園區8個,農業龍頭企業增至8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151家。

(二)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市場活力。針對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大力度推動改革落地,為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完成增城、從化、黃埔行政區劃調整,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公布權責清單;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動態調整行政審批備案事項641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推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口岸管理“三互”機制,探索企業投資“三單”管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工商登記“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事中事后監管,5年新增商事主體79萬戶、注冊資本總額1.4萬億元。深化財稅改革,建立全口徑政府預決算編報體系,率先全國公開三級政府“三公”經費及會議費;落實“營改增”和小微企業稅費優惠政策,停征堤圍防護費和停征或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70項、5年為企業減負65億元。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創建民間金融街等6大金融功能區,設立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等5大金融交易平臺,組建廣州基金投融資平臺,上市企業11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46家,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2994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現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籌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推動上市公司二次混改,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推進國企兼并重組,5年累計上繳收益和稅費2300多億元。深化價格改革,實行居民用戶階梯水價和氣價制度。深化社會管理改革,鋪開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在荔灣區開展“一窗式”政務服務改革試點,創建一卡、一號、一格、一網、一窗“五個一”社會治理模式。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建成集體經濟“三資”交易管理平臺,啟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率達99.6%以上。

加快南沙新區和南沙自貿試驗區建設。把南沙自貿試驗區建設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帶動南沙新區和全市創新發展。創新制度機制,推行“一口受理”新模式,實施負面清單管理,推動穗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組建國際航運仲裁院,首創“智檢口岸”模式和政府購買查驗服務,海關通關時效提高50%以上。明確功能片區定位,鋪開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1557億元,累計新設企業7589家。開展汽車平行進口,建立跨境商品直購體驗中心,706家跨境電商企業完成檢驗檢疫備案,初步形成經濟增長新引擎。

深化交流合作。創建廣州-奧克蘭-洛杉磯三城經濟聯盟,貿易往來國家和地區200多個。積極參加國際區域合作,成功舉辦2015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和第九屆中國企業跨國投資研討會。推進區域協同發展,參與珠江-西江經濟帶合作,泛珠合作論壇暨經貿洽談會永久會址落戶廣州,加強與周邊六市跨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廣佛同城化、廣清一體化及廣佛肇清云韶經濟圈建設,推進梅州、清遠、湛江幫扶,對口支援新疆疏附、西藏波密、貴州黔南等地區成效明顯。

(三)建設宜居宜業城市,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始終堅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目標不動搖,著力提升城市核心樞紐功能,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規劃引領城市發展。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和“一江兩岸三帶”、重大發展平臺、江心島、都市區生態軸廊道、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等專項規劃,率先在全國副省級城市實施“三規合一”,實現國土、規劃和經濟空間“一張圖”動態管理,盤活用地128平方公里。推進37宗“爛尾樓”盤活工作。開展城鄉統籌土地管理創新試點,5年新增土地紅線儲備253平方公里、實物儲備結案面積77平方公里,供應建設用地90平方公里。完成889條行政村規劃,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名鎮名村,建設89個美麗鄉村。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白云機場擴建、南沙港三期、國鐵、城軌、地鐵、高快速路和市政路橋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白云機場第三跑道投入運行,新增13條國際航線,機場噪音區治理穩步推進;廣州港出海航道三期建成,新增外貿班輪航線15條,新建10個內陸無水港或辦事處,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南沙港四期、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建設加緊推進;新建成311公里高速公路和234公里市政道路橋梁,開通海珠新型有軌電車試驗線,開工建設3個國鐵項目、5個城際軌道項目,推進11條地鐵建設,新增公交專用道375公里,優化14條水上巴士線路。大學城提升工程、教育城一期、5個醫療機構項目建設取得進展,動工建設9個公辦養老機構,其中5個完工,38個政法基礎設施加緊建設,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

優化城鄉生態環境。落實“天更藍”八大措施,完成21臺煤電機組“超潔凈排放”改造、總裝機容量463萬千瓦,淘汰高污染燃料鍋爐1298臺、黃標車18萬輛,4個區建成“無燃煤區”,實現機動車國Ⅳ排放標準全覆蓋,強化工地道路揚塵、揮發性有機物、餐飲業油煙排放控制,推廣新能源汽車,推動1282家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實施“南粵水更清”行動,推進51條河涌整治,建成污水處理廠5座,在建14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4萬噸/日,城鄉生活污水處理率分別達92.5%、48%;完成城鄉自來水廠達標改造,加強流溪河飲用水源保護。逐步推廣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完善垃圾分類收運配套建設,完成91座垃圾壓縮站分類收運升級改造和36個“一鎮一站”建設,加快建設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加強重金屬、農藥殘留和固體廢棄物等土地面源污染治理。推進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和花城綠城建設,建設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實施碳匯造林,建設生態景觀林帶,加強鄉村綠化美化,打造北部旅游、中部休閑、南部濱水生態片區。

強化城市綜合治理。加強城管綜合執法,提高市容景觀管理水平,集中整治“五類車”、亂擺賣和占道經營,5年累計拆除違法建設600多萬平方米、違法戶外廣告30萬平方米,查處違法施工2.5萬宗,完成151條城中村安全隱患和826個專業市場管線整治。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達94.68%,大中型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100%。推進平安廣州建設,堅持安全發展理念,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實施安全生產綜合治理,強化城市安全與應急管理及防災救災能力建設,保持“打非治違”高壓態勢,安全生產形勢平穩有序;推進“食得放心”城市建設,持續開展打擊假冒偽劣專項行動,破獲食品藥品環保類刑事案件998宗。組建反恐力量和反電信詐騙中心,組織涉毒涉黑等“3+2”等專項打擊行動,累計建成視頻監控點55.9萬個,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去年刑事、治安類警情下降5.9%,群眾治安滿意度持續提高。推進社會治理創新,97.9%的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和99.6%的社會服務事項可在網上辦理,170個街鎮建成“一隊三中心”,50%的社區建成幸福社區,推廣“民主商議、一事一議”村民自治模式,實現“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健全村(居)務公開。加強來穗人員服務管理,開展出租屋專項治理,整治“群租房”2.66萬套,完成1.65萬人積分入戶。健全應急管理體系,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