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堅持不懈改善生態環境。強化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治標治本多管齊下,朝著藍天凈水的目標不斷前進。攻堅克難治理大氣污染。持續加大科學精準治霾、依法依規治污的力度,出臺大氣污染深入治理三年規劃,大幅壓減煤炭用量,實施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行動計劃,加快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利用微煤霧化技術改造城鄉燃煤鍋爐,建設潔凈煤配送中心和供應網絡,提高清潔能源利用比重。鞏固鋼鐵、電力、水泥、玻璃四大行業污染防治攻堅成果,加快工業企業退城入園,實施一批清潔生產示范項目。嚴控施工工地、礦山、配煤場所揚塵。深入實施農村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工程,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減少機動車污染排放,全部淘汰黃標車,重點在設區市公交、出租車行業推廣新能源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創新節能減排機制,加強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節能,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實施新的排污費征收標準,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碳排放交易試點,加快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市場化。只爭朝夕推進生態修復。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出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綜合整治重污染河流和重點水域,確保全省地表水好于三類水質比例超過50%。深入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年內實現壓采地下水14.6億立方米。抓好白洋淀、衡水湖國家湖泊生態修復和灤河流域綜合整治試點,加快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建設。繼續實施綠色攻堅工程,推進城市增綠,新增植樹造林420萬畝。加強山體修復,抓好尾礦庫整改和尾礦資源綜合利用。整治農業面源污染,強化土壤污染防治。依法嚴懲環境違法行為。貫徹落實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重拳打擊違法排污,嚴厲處罰偷排偷放等惡意違法行為。加強環境監管執法能力建設,實行“網格化”環境監管,不留監管死角、不存執法盲區,推動監管執法全覆蓋,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
(四)毫不放松抓好“三農”工作。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鞏固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好形勢。穩定糧食生產。繼續抓好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推進新增糧食產能工程和“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節水節肥節藥的激勵約束機制,實施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行動,新增和改善農田節水灌溉面積400萬畝,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強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調整優化種養結構,推進農業規模化、標準化清潔生產,新建100個省級蔬菜現代產業園、30個部級標準園和200萬畝優勢果品基地,抓好50個乳粉用奶牛場和肉牛養殖場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引進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技術,發展特色品牌農業,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建設一批食品工業基地和農業龍頭企業,力促100個億元以上農業項目建成投產,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65.5%以上。促進農民增收。強化農產品產銷銜接,提高農民務農收入。推進農村二三產業轉型升級和農民創業,增加農民務工收入。創造條件增加農民財產收入和轉移性收入。深化農村改革。搞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引導和規范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壯大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善農業補貼辦法,健全耕地保護補償、生態效益補償、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等機制,加大金融支農服務力度。推進供銷社綜合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改善人居環境。繼續實施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以崇禮、白洋淀、廊坊北三縣、正定等9個片區為重點,改造提升3000個村,突出區域和文化特色,連片建設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