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燈具行業的發展與電光源的發展有著緊密的關系,同時也與國力及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的關系。
1923年中國亞浦耳燈泡廠的成立,預示著中國照明行業的起步,隨之第一只國產家用燈具、第一只國產路燈得到使用;1927年中國成立了第一家霓虹燈生產企業——上海遠東化學制造廠,國產的第一只霓虹燈廣告招牌在上海中央大旅社得到使用,標志著中國裝飾照明的誕生。
我國的照明行業雖然從20世紀20年代就已起步,但直到解放前中國一直處于連年的戰亂中,照明行業并沒有得到大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公私合營的過程中,上海、北京等部分城市成立了為數不多的燈具生產企業,如北京照明器材廠、上海燈具公司的前身等。
但從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這二十年當中,由于國內政治運動不斷,國內各個行業的發展都受到了影響,照明行業也不例外。所以人們對照明的要求處于最低水平,當時大部分家庭是一室一燈,照明普遍采用的是一根電線吊一只燈泡,好點的加一個搪瓷罩或塑料罩進行控光,戶外公共場所的照明基本也不存在裝飾效果,多數道路采用以汞燈為光源加搪瓷罩控光的路燈照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方針,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對燈具的需求也相應提高。家庭照明除滿足基本照明需要外,對外觀造型也有了一定的要求,燈具的使用也由一室一燈改為一室多燈,燈具的類型增加了吊燈、壁燈、吸頂燈、臺燈、落地燈等。
從改革開放之初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燈具的生產與銷售,主要以分布在全國幾大省市的國營照明公司或工廠為主,如上海、北京、天津、成都、武漢、山東、沈陽、杭州、南京等。這段期間市場對民用燈具的需求量快速增長,國營企業生產的產品已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旺盛的市場需求必然引發產業格局的調整。首先,在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的一個臨近東海的漁村——郭巨鎮,出現了一批村辦鄉鎮企業,最多時可達到400多家照明產品生產企業,初期屬集體所有制,后來逐步轉為民營企業(當時稱“個體戶”)。郭巨鎮屬半島,三面環海,只有一條公路與內地相連,交通非常不便,但其產品能銷售到全國很多城市,甚至可達東北、內蒙等地區,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到20世紀80年代后期,受交通、政策及其它方面因素的影響,幾年后,郭巨鎮因經濟發展落后于其它鄉鎮而被兼并,至此,這個國內最早、最集中的民用燈具生產產區,在國內燈具行業發展史中值得一書的郭巨鎮,在行政區劃上已不存在。
繼郭巨鎮之后,中國最早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溫州成為國內新的民用燈具生產地區,當時的大部分企業成立皆為民營企業,高峰時燈具生產企業有1000多家。在溫州燈具產業逐步擴大的過程中,溫州東日集團在矮登橋周邊自發形成的燈具市場的基礎上建成了國內第一個有規模的專業燈具市場——溫州東方燈具市場,將溫州地區上百家燈具生產企業聚攏在市場內,形成前店后廠的模式。市場營業面積有兩萬多米,商戶兩百多家。最紅火時,每天有上百輛貨車發往除臺灣、西藏、新疆以外的全國各省市,年銷售額可達20多億人民幣。在溫州燈具市場的帶動下,目前,除臺灣以外,國內各地區建有數百家專業燈具市場,形成了有別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獨具特色的燈具產品銷售網絡。正是依靠這些專業燈具市場,燈具產品走進了我國的千家萬戶,有的市場還吸引了國外的采購商,將產品銷售到國外。
到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質量問題加上其它原因,溫州的燈具產業逐步被國內其它地區所替代,溫州東方燈具市場也失去了以往的紅火。改革開放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十五年中,曾經為我國燈具行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國營燈具生產企業發生著很大的變化。最初階段,國營燈具生產企業還起著主渠道作用,但隨著集體和民營企業的發展,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受其影響,國營燈具生產企業在燈具行業步步敗退,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營燈具生產企業基本關、停、并、轉。
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引進外資速度的加快,國際上著名的照明公司因看好中國市場而大舉進入,飛利浦、GE、歐司朗、松下、索恩等,特別是港臺地區的燈具生產商,為享受到中國各級政府所提供的各種優惠政策,利用國內的廉價勞動力,將原來設在港臺地區的燈具生產廠及配套廠紛紛遷來大陸,或到大陸投資辦廠,到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已達到數百家之多,其中大部分為獨資廠,工廠多集中在廣東的東莞、惠州、深圳、中山等地。港臺燈具生產企業的產品基本以歐美市場為主,產品規格品種多、外觀造型好、結構及表面處理精細、檔次高,很多產品出自世界著名照明設計師或設計公司,代表了世界的最新潮流和流行趨勢。雖然這些企業的產品不在國內市場銷售,但在資訊不發達的當時,無疑給國內企業帶來了全新的信息,帶動了國內照明燈具行業的發展,特別是促進了廣東地區燈具燈飾業的飛速發展。
從20世紀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廣東的中山、佛山、惠州、深圳等地區陸續成立了數千家燈具燈飾生產企業、銷售公司、零部件配套廠,僅中山古鎮就有近千家燈具燈飾生產企業。這些企業繼承了浙江溫州企業的生產方式,但因其采用了新的工藝、新的技術、新的材料,產品的花色品種、款式造型、表面處理等方面,令國內消費者耳目一新,產品很快占領了國內市場。繼大部分國營燈具生產企業退出燈具行業后,成立于20世紀90年代前后的大部分浙江室內燈飾企業也在國內市場被逐步淘汰,當中的很多老板或將工廠關掉轉而到國內其它地區做燈具銷售,或將工廠搬遷到古鎮或周邊地區繼續生產。
中國照明燈飾行業經過20 多年的發展,日趨成熟起來,其產業地位不斷上升,市場份額不斷增大,上升空間巨大,被喻為“朝陽產業” 。隨著照明行業的發展與趨近成熟,溫州、郭巨等老牌照明產業集散地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中山古鎮、常州鄒區、惠州等地則憑借其照明產業規模、影響力三分天下,成為目前我國照明行業內的三大產業基地。
我國2012年10月份開始白熾燈將被禁售,白熾燈留下的廣闊照明市場將由LED節能燈來填充。很多傳統照明企業也紛紛踏入LED節能燈領域,準備分享這塊照明蛋糕。
目前,我國LED燈具產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產業鏈,國家對LED燈具這一領域的發展非常重視,相繼出臺政策扶持,而且在帶動全國各大城市進行公共場所LED燈具改造,對于國內LED燈具企業來說真是前所未有的機遇。全球都已經掀起了一股LED燈具潮流,隨著溫室效應的加劇,海平面的上升,這些讓人們更加深刻意識到節能減排的重要性。
LED節能燈具之所以能在近幾年迅猛的發展形勢,主要是因為LED燈具不僅具有節能的效果,而且屬于低碳產品,滿足了當今社會發展對環保節能和生活質量的多重追求。
國內目前擁有LED燈具廠商已經達到上千家規模,但是跟國際LED節能燈廠商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LED產業鏈包括上游的襯底、外延片和芯片,中游的封裝以及下游的照明、顯示和背光源等應用。國內雖然已經形成自己的LED燈具產業鏈,但是不夠完整。其一,是因為很多LED燈具廠商都是從傳統照明企業轉型過來的,在LED節能燈領域沒有自己的根基;其二,另外一部分LED燈具企業是由半導體、發光二極管生產制造商轉型而來,缺乏對照明的理解。
飛利浦實力雄厚,在LED產業鏈進行全程布局,完成對產業鏈的整合,可以兼顧到技術和照明。另外一點最重要的是,飛利浦不僅僅是LED燈具的提供商,更是LED節能燈方案的提供商,提供照明解決方案,在這一點上國內LED燈具廠商就無法比擬。
盡管外敵很強勁,但是國內LED燈具企業也有自己的發展前景,擁有國內廣闊的照明市場,只要這些LED燈具企業能夠注重研發,引進人才,在產業鏈上進行整合,調整戰略抓住機遇,就有可能與國外LED燈具大廠商相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