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月8日在欽州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市長 李新元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2013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是我市經濟發展較為困難的一年,也是我們振奮精神、銳意進取的一年。在李克強總理考察欽州講話精神鼓舞下,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中央和自治區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牢牢把握“穩中求進、開拓進取、凸顯成效”的工作基調,深入實施五大方略,積極應對各種挑戰,立足破難題、打基礎、增后勁,以昂揚飽滿的熱情克難攻堅、頑強拼搏,繼續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發展。預計全市生產總值完成750億元,同比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15億元,增長2%;固定資產投資560億元,增長3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億元,增長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60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8140元,增長14%。
這一年,我們牢牢把握產業振興這一主攻方向,堅定不移推進重要產業發展工程,努力做大經濟總量,提升發展質量。
堅持各類產業同步推進,促進產業集聚化布局、規模化發展。啟動實施“千百億產業三年攻堅工程”,加快壯大臨港產業集群,金桂紙業、天恒石化二期、澄星磷化工等竣工投產,中船大型海工修造及保障基地、國投電廠二期啟動建設,嘉華鈦白粉、華匯鎳業等進展順利。啟動實施“縣域工業壯大工程”,完善縣域工業發展壯大的政策措施,突出抓好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建成靈山天山微電子三期、浦北裕源產學研基地等項目,培育新增規模以上企業34家,縣域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80億元、增長46%,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實施“高新產業培育工程”,依托高新區和其他開發園區,著力抓好專利倍增和平臺搭建工作,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8家,建成一批自治區級、市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實施“筑巢引博”行動,引進3個領軍型創業創新團隊。著力抓好現代服務業發展,出臺落實建筑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業扶持政策。完善區域性商貿項目布局,東盟商貿城、東盟農產品大市場等一批骨干項目開工建設,大潤發實現開業,千年古陶城加快推進,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欽州國際蠔情節,社會消費穩步擴大,旅游業較快增長。金融業持續發展,新引進2家保險公司,成立4家小額貸款公司,浦北國民村鎮銀行開業。大力推進“特色農業提升工程”,糧食生產單產破歷史記錄,超額完成糧食生產任務。積極抓好“菜籃子”工程,市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穩步推進。浦北成為全國首批林下經濟基地。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09家,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10家。臺灣農民創業園、“中國龜谷”加快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
這一年,我們充分發揮港口這一核心資源優勢,堅定不移推進港城互動,努力增強港口和城市輻射帶動作用。
堅持以港口為龍頭、城市為依托,推動港城聯動發展,全市城鎮化率達到44%。重點推進億噸大港建設,30萬噸級主航道竣工,30萬噸級油碼頭完成水工工程,建成新天德7萬噸級散雜貨碼頭。集疏運體系加快完善,六欽、欽崇高速公路通車,南欽、欽北、欽防高鐵開通營運,黎欽鐵路復線完成鋪軌,欽靈一級公路加快建設。新開通欽州港至寧波、珠海和臺灣高雄等直航航線,港口吞吐量突破6000萬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60萬標箱。濱海新城建設展現新形象,揚帆大道南延長線全線貫通,白石湖片區主干路網全面施工,北部灣國際人才創業基地、東盟生態園加快建設,白石湖公園建成開放。以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為突破口,統籌推進創“三城”工作。重點整治市區“四場一點”,實施金海灣東西大街改造,完成城市中心大貨車、拖拉機限行整治。加大控違查違力度,加快打通城市“斷頭路”。林湖公園一期建成開園,中山公園改擴建加快推進。突出抓好縣城新區和重點中心鎮建設,推進“鎮改辦、村改居”試點。
這一年,我們創新利用各類特殊政策和合作平臺,堅定不移推進開放帶動、投資拉動,努力增創開放發展新優勢。
積極依托國家級、自治區級和一批特色產業園區,加快構建園區經濟體系。各級各類開發區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全力支持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加快發展,完成中馬開發合資公司組建,爭取到國家連續三年每年給予補助資金8億元。全力支持保稅港區二、三期建設,建成汽車滾裝碼頭等一批功能設施,入園企業達到132家。全力支持對內開放合作,川桂臨海產業園建設穩步推進。對外貿易穩步發展,磷酸出口基地成為首批“廣西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啟動以欽州為基地建設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海上互聯互通成為對外合作新亮點。千方百計引項目、抓服務、促投資。集中出臺招商引資“1個意見5個辦法”,整合組建9個招商小分隊開展專業招商,實行全員招商和領導帶頭招商。全力開展“民企入桂”對接活動,成功引進華誼煤基多聯產、凱富能源等一批重大項目。全年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660億元,增長20%。組織實施“千項工程大會戰”和征地搬遷“百日大會戰”,著力破解土地征拆難題,切實強化市領導和部門投資責任制,建立完善37個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居全區第二位,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48%。堅持以開放倒逼改革,進一步理順城區管理體制,實行管理重心下移,下放征地搬遷、環衛管理等權限。制定并實施國有企業“分類指導、打包改革”方案。推進擴權強縣工作,進一步下放審批權限。完善財稅聯席會議制度,合力推進“財源經濟發展三年倍增計劃”。做好平臺公司融資和債務管理工作,白海豚投資置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新三板上市,實現直接融資零突破。
這一年,我們緊緊扣住保障和改善民生這一根本出發點,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努力增進人民福祉、共享美好生活。
繼續大力加強社會保障工作,率先在全區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率先在全區建成“五險一金”信息集中管理系統,率先在全國發行首張載有金融功能的社會保障卡,穩步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就業形勢保持穩定,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城區和兩縣居民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和360元;農村低保標準每人每年由1500元提高到2300元。繼續深化“攜手共創平安和諧家園”活動,試點社區網格化管理,加強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欽南模式”在全國推廣。完善矛盾調解機制,領導干部接訪、帶案下訪和包案制度有效落實。強化安全監管和隱患大排查,切實抓好重點領域安全工作。推進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應急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強化綠色發展理念,繼續推動“園林生活十年計劃”和“綠滿八桂”活動,加強欽江流域和茅尾海綜合治理,即將建成城區應急水源項目。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強化節能減排,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完成自治區下達任務。以“美麗欽州·清潔鄉村”活動為抓手,逐步建立農村保潔長效機制。繼續加大社會事業投入,為民辦10件實事工程完成年度投資計劃,有效解決了一批民生難題。加快北部灣大學和中小學標準化建設,新建和改擴建一批中小學、農村幼兒園。文化惠民活動扎實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取得新進展。靈山縣獲全國特色文化產業示范縣,浦北縣、欽南區成功申報自治區級文化產業示范縣。全面做好人口計生工作,落實優撫安置政策,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工作,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海事、邊檢等口岸聯檢部門在對外開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稅務、人民銀行、銀監、工商、質檢、供電、煙草、通信、郵政、鹽務等在服務地方發展中做出了積極貢獻,民族、宗教、外事、僑務、農機、供銷、新聞出版、廣電、統計、貿促、人防、海防、科普、地震、氣象、水文、檔案、扶貧、地方志、老齡、殘疾人和關心下一代等事業得到進一步加強。
這一年,我們始終抓住政府自身建設這一組織保障,抓作風提效能,強執行重服務,努力樹立政府良好形象。
我們大力弘揚“自強實干、融和共贏”的新時期欽州精神,秉承“團結、開拓、務實、高效”的工作理念,自覺樹立和維護風清氣正、廉潔高效、親民法治的政府形象。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決反對和糾正“四風”。堅持向人大報告和向政協通報制度,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及時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293件。建立完善“市長企業接待日”、市長熱線制度,多渠道聽民聲、察民情,主動問計于民,重點解決企業和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強化重大事項和重點工程的政務督查和效能監察,突出整治“中梗阻”。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懲防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我市經濟下行壓力異常加大的背景下,全市干部群眾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狀態,敢于直面挑戰,敢于勇挑重擔,敢于克難攻堅,思想上同心同向,工作上務實進取,困境中求突破,發展中現亮點,進一步夯實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基礎。取得這些成績實屬不易,這歸功于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歸功于市人大、政協、各民主黨派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歸功于駐欽各部隊、駐欽各單位的鼎力支持,歸功于全市人民的團結拼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廣大人民群眾和所有關心支持欽州發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去年我市主要經濟指標出現下滑,集中暴露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一是經濟總量仍然偏小,重大支撐項目不多,民營經濟不發達,經濟增長的基礎還比較脆弱;二是港口帶動作用仍然不強,集疏運體系不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滯后,港航服務能力較弱;三是產業仍然處于培育期,工業結構相對單一,土地、資金、勞動力等瓶頸制約仍然十分突出;四是財政收入結構不合理,地方可用財力低,統籌城鄉發展任務十分艱巨;五是政府依法行政和治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加以解決。
2014年工作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市推進“五年跨越、十年巨變”的關鍵之年。綜合判斷,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經濟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我市正處在爬坡過坎、不進則退的臨界點上,各項發展任務十分艱巨。但國內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北部灣開放開發的政策效應沒有改變,我市經過多年發展孕育的巨大發展潛力和后發優勢沒有改變,特別是隨著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的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工程的深入推進,各級各方面對欽州發展要求更高、期待更多、支持更大,全市人民思富盼強、跨越發展的愿望更加強烈。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我們一定要堅定必勝信心,強化機遇意識和責任意識,唱響加快發展、實干興市的主旋律,奮力開創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以及市委四屆四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主題主線,圍繞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的新要求,以穩中求進、提速提質、改革創新、彰顯成效為總基調,乘東風促改革,轉職能促發展,強作風顯成效,以擴大開放為引領,以“三個年”活動為抓手,轉作風,強服務,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1%;財政收入增長10%,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4%;港口吞吐量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6‰以內。圍繞上述目標要求,今年重點要做好以下九個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全力推進工業經濟跨越發展。全面推進工業跨越發展“1112工程”,牢固樹立“親商、安商、富商”的發展理念,堅決打好服務企業組合拳,為工業強市奠定堅實基礎。
全力服務臨港產業集聚發展。以臨港工業園區為依托,重點推進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糧油加工、電力能源以及冶金、造紙等支柱產業發展。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強化園區之間水電路網銜接,突出抓好產業專用碼頭、航道、管網體系建設。圍繞支柱產業發展完善產業鏈條,不斷強化臨港產業集群的帶動效應。繼續開展“市長企業接待日”活動,啟動“市長聯系卡”活動,完善領導聯系重點企業制度,強化職能部門協作和服務支持,及時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實施“金龍頭”企業培育工程,確保中石油、中糧、金桂等一批骨干企業穩產達產,創造條件支持更多企業做大做強,努力把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成為千億元經濟技術開發區。
全力服務縣域工業發展壯大。繼續加大資金投入,打通城市與園區連接瓶頸,完善園區城市服務功能,加快形成產業集聚優勢,著力打造一批百億元工業園區。培育縣域工業新增長點,啟動北部灣華僑投資區、南間經濟帶、六欽工業帶和一批重點工業鎮工業集聚區規劃建設。繼續實施“抓大壯小扶微”工程,圍繞食品、服裝、建材、制藥、木業、編織等縣域特色產業,加快培育一批骨干企業。建立健全縣區領導幫辦企業制度,多渠道解決縣域工業發展中的土地、資金和管理難題。加大億元企業和規模以上企業培育力度,力爭縣域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650億元,新增億元企業30家、規模以上企業30家。
全力服務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全面實施“高新產業培育工程”,依托高新區和其他各類開發區,積極布局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精密制造等產業。做大做強坭興陶特色產業,著力在陶瓷新材料、創意設計和窯變技術環節進行攻關。創新園區管理體制,積極組建開發投資公司,推進高新區二期開發。繼續推進“發明專利倍增計劃”,加強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實施“金種子”企業培育工程,加快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做大做強。加強領軍型人才“520”計劃和“筑巢引博”行動,建立健全產學研合作的體制機制,推進科技孵化基地和技術平臺建設,增強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支撐力。
全力服務非公經濟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和公有制經濟一樣,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徹底擯棄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各種阻力和障礙。堅持“思想上放心放膽、工作上放手放開、政策上放寬放活”的方針,加快出臺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意見,充分釋放民營經濟的發展活力。培育重點建筑企業,推動建筑業做大做強。
二、深入開展“項目推進和招商引資攻堅年”活動,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和活力。必須把項目投資作為調結構、增后勁、促發展的重要支撐,繼續保持投資適度較快增長,始終不渝地抓好招商引資工作,以大招商帶動大建設大發展。
堅定不移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堅持和完善項目投資責任制,強化跟蹤督查和考核激勵機制,加快推動一批重大項目開工、投產。力爭國投電廠二期、中電投熱電聯供一期等項目獲國家核準并全面開工建設,爭取汽車項目落地,推進中船欽州基地一期、玉柴石化二期、30萬噸級支航道、貴港至合浦高速公路等項目全面施工,力促澄星磷化工二期等項目開工。開展中石油二期預可研,推進華誼煤基多聯產、華誼氯堿等項目前期工作。突出抓好縣區重大項目建設,全年實施億元建設項目300個以上。
堅定不移地開展全員招商。堅持招商引資、招商選資和招商引智相結合,建立完善招商項目預評估制度,加快引進一批技術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稅收貢獻大的項目。認真研究新一輪產業轉移的特點和規律,加快建立招商引資“企業庫、項目庫、政策庫”,既重視引進國有企業,也重視引進民營資本,務實推進與粵港澳、東部沿海地區和內陸省份的產業合作。建立市領導聯系在談重大招商項目推進機制,強化部門和專業招商團隊責任,圍繞石化、裝備制造等臨港產業和高新產業發展,積極開展產業鏈招商,力爭在關鍵領域和行業重大項目引進上有新突破,實現重大項目“儲備一批、引進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的良性循環。
堅定不移抓好要素保障。實施土地、資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傾斜政策,下決心解決一批現有項目無法落地問題。全面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低丘緩坡和小微企業綜合開發利用,積極實施征轉分離、區位調整政策,推進土地集約節約開發,多渠道化解用地指標緊缺。進一步強化征地搬遷工作,堅決遏制各種違法搶建現象。推進“引銀入欽”向縱深層次推進,加大中小金融機構、準金融企業和創新金融產品的引進工作力度。謀劃成立市本級商業銀行和擔保公司,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及自治區補助資金。切實加強銀企對接,爭取開投集團、濱海置業、臨海公司企業債券獲核準發行。實施企業家培養計劃,加大勞動力培訓力度,鼓勵企業與大中專院校建立人才培養實訓基地。
三、深入開展“城市建設年”活動,努力提高城鎮化建設質量和水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突出抓好濱海新城開發建設,統籌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實現新城新形象、老城有新樣、鄉鎮變模樣,力爭城鎮化率達到46%。
大力推進城市新區開發建設。整合各種有利資源,創新開發體制機制,推動濱海新城開發建設出新形象、新效果。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完善功能性項目布局,建成北部灣國際大酒店、東盟生態園等標志性項目,力爭建成北部灣大學濱海校區一期,完成沙井島東岸岸線整治,加快建設北部灣國際人才創業基地、茅尾海綜合整治一期工程,爭取落實一批新建龍頭項目。堅持產業和城市融合發展,加強開發園區和城區功能整合,積極推動高新綜合服務配套區、欽州港行政商務新區和三娘灣旅游度假區建設,打造產城融合示范區。啟動實施“城市營銷”計劃,強化城市品牌推廣力度,逐步打響欽州的生態宜居內涵和獨特文化魅力,促進人口集聚和產業發展。
著力提升城市經營和管理水平。繼續大力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突出市容市貌治理,規劃建設物流、公交、停車場等站場,實施城市公交提升工程。推進智慧城市和數字城管建設。統籌推進“三城”創建,深入實施“園林生活十年計劃”,完成中山公園改擴建、江濱公園建設,完善白石湖公園、林湖公園等特色城市景觀設施,加快城區第二水源地建設,開工建設欽江五橋、環城北路,建成環城東路,打通主城區城市環路,建成黎合江交叉口綜合整治項目。加大舊城區改造力度,推進人民路、中山路等歷史街區保護規劃、更新改造。切實解決社區公共服務用房問題。結合人防工程建設,加快城市地下空間規劃及綜合利用。
推進縣城和重點鎮規劃建設。積極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推動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社會管理、規劃向縣城、鄉鎮及城鄉結合部延伸。編制實施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繼續推進鎮村規劃集中行動,力爭完成所有鎮總規和重點鎮控規編制。推進重點城鎮路網、給排水、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抓好管道燃氣縣縣通接入工程。加快發展一批經濟強鎮、特色小鎮、安居村落,努力保護好鄉村自然風貌。推動有條件的縣開展“撤縣設市”申報工作,繼續推進靈山江北新區、浦北金浦新區、欽北新城開發建設。加強“鎮改辦、村改居”工作,穩步推進農民市民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