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不斷激發發展活力穩妥推進各項改革。重點抓好國有企業改制、農村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系創新等10項改革,細化“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務求實效。鼓勵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積極發展混合型經濟,引導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注重改革的關聯性和耦合性,加強金融生態建設,健全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防范機制,規范民間融資,依法打擊違規違法金融活動,確保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
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落實國家支持政策,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中。完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科技合作,推動跨區域跨行業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實施一批重點科技專項,開展核心關鍵技術研究。推進商標興企興市戰略,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和企業。加快懷化特色產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和武陵山片區生態農業智能控制技術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支持萬佛山生態農業科技園申報省級園區。推進專利權質押貸款,探索科技金融結合機制。適應創新需要,建立有利于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大力引進緊缺型、創新型人才,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和創新團隊。
大力推進全民創業。倡導創業為本、創業為榮、創業為樂的社會風尚,引導支持有創業意愿、創業技能、創業項目的人成功創業。完善創業鼓勵政策,放寬經營準入、注冊資金、名稱登記、經營場所、落戶條件限制,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整合促進創業就業扶持資金,支持大中專畢業生、轉業退伍軍人、返鄉農民工和失業人員自主創業,鼓勵在外懷化籍人士回鄉創業。
(七)以美麗懷化為目標,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保護和治理。倍加珍惜生態優勢。深入實施“碧水青山藍天”工程,加強林地、濕地、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保護和建設,鞏固發展生態群落。抓好公益林保護、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和采礦沉陷區綜合治理,加快沅水、氵舞水等重點流域生態治理,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構建生態安全圈。抓好疏殘林改造和“三邊”綠化,推進國省干道、高速高鐵沿線通道綠化,建設綠色走廊。新增“三邊”人工造林8.5萬畝、幼林撫育17萬畝、封山育林97萬畝。推廣農村新能源,新增沼氣池5000口、太陽能熱水器16500臺、省柴灶和高效節能生物質灶7000口。深入推進城鄉環境整治,新增農村無害化廁所1萬戶、衛生廁所3萬戶。加強重金屬和畜禽污染治理,推行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理,開展汽車尾氣排放、噪聲污染治理和PM2.5監控,加大超標排放處罰力度,提升城鄉環境質量。
推進節能減排。加強污水處理廠、污染治理設施運行和重點用能企業監管,推進林紙、化工、建材等傳統行業的資源綜合利用,強化技術節能和管理節能。抓好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及供水設施建設專項行動,新建(改造)污水管網111公里、供水管網380公里,新增垃圾處理能力7.5萬噸/日。大力倡導綠色消費,引導廣大消費者優先選擇綠色產品。
集約利用資源。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節約用地制度,嚴守444.3萬畝耕地和372.6萬畝基本農田紅線。加強土地開發整理,有計劃地推進低丘緩坡地、未利用地、工礦廢棄地綜合開發利用,確保耕地占補平衡。推進城區工業“退城入園”,抓好舊城區、城中村、棚戶區改造溢余土地收回。嚴格容積率、投資強度、建筑密度指標控制,推進集約用地。整頓規范土地市場,嚴格用途管制,嚴厲打擊違法用地。推進石煤、黃金、鉛鋅、重晶石等礦種資源整合,嚴格礦權管理,限制和淘汰粗放型資源開采經營項目,加強廢棄物綜合再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八)以改善民生為目的,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協調發展社會事業。推進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實施“安教工程”,用兩年時間建好農村教師周轉宿舍、消除C、D級危房、完成合格學校建設任務。加強教師隊伍和師德師風建設,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實施城區教育第二個“五年行動計劃”,啟動宏宇中學、盛世華都小學建設,推進鐵一小、鐵二中改擴建和順天路中學、城東幼兒園等項目建設。加快職教基地建設,支持懷化醫專升本。抓好市一醫院綜合樓、婦幼保健院整體搬遷等項目,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強化疾病預防控制,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素質。夯實人口計生工作基層基礎,嚴格整治違法生育,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勢頭,穩定低生育水平;落實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積極發展體育事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做好十二屆省運會參賽組織工作。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抓好重點文化企業、文化項目和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強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促進文化產業健康發展。高度重視民族地區發展,辦好通道60周年縣慶。加強雙擁共建、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及軍事設施保護工作,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統籌抓好宗教、老齡、臺灣事務工作,加大監察、審計工作力度,做好第三次經濟普查工作,發展婦女兒童事業,促進地方志、檔案、保密、氣象、水文、檢驗檢疫等其他各項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創新社會治理機制。強化道德約束、規范社會行為,健全立體化社會治安綜合防控體系。推行流動人口居住證“一證通”制度,建立“數字懷化”中心平臺,推進治安電子卡口、視頻偵查系統等信息化建設,加快公共部位、企事業單位、居民小區等電子監控設備聯網。完善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做好社區矯正工作。依法加大網絡管理力度,創新虛擬社會管理。加大基層公共服務投入,保障鄉鎮(街道)、村組(社區)正常運轉,加強基層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和社區、農村警務室建設。依法整治突出治安問題,嚴厲打擊各類犯罪。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和群體性事件預防處置機制,加強信訪基層基礎和網上信訪工作,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紐帶作用,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理順食品藥品監管體系,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食品藥品安全。深化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加大安全生產考核權重,切實整改安全生產突出問題,推動農村團寨電改、水改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認真落實《法治湖南建設綱要》,積極推進政府自身建設法治化、經濟社會管理法治化、利益調整法治化、公共資源配置法治化。自覺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支持和保障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意見建議,主動接受社會各界、新聞媒體輿論監督,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大力推進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區居民自治,保障人民群眾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深入推進“六五”普法,健全法律援助制度,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維護司法公正。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繼續抓好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和失業五大保險,解決好特殊群體參保問題,穩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城鄉低保和臨時救助制度,確保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關心困難職工生活,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重視空心村問題,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推進住房公積金擴面提標,優化公積金提取、使用、監管機制,擴大制度受惠面。發展養老服務產業,健全殘疾人、困境兒童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支持發展慈善事業。